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主要有严重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畸形、骨坏死等。
1、严重骨关节炎:
严重骨关节炎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适应证。当关节软骨严重磨损,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出现持续性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患者通常表现为行走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后期可能出现夜间痛。
2、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滑膜增生侵蚀软骨和骨组织,造成关节破坏和畸形。当关节功能严重受损,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法控制症状时,需行置换术。患者多伴有晨僵、关节肿胀和全身多关节受累表现。
3、创伤性关节炎:
膝关节严重创伤后导致的创伤性关节炎,如骨折累及关节面、韧带损伤继发关节不稳等,可能引起关节退变。当关节结构破坏严重,影响日常活动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干预。
4、膝关节畸形:
严重的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如先天性畸形或发育异常导致的关节力线异常,可能加速关节退变。当畸形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且无法通过矫形支具等非手术方法纠正时,需行置换术恢复关节功能。
5、骨坏死:
膝关节骨坏死如股骨髁或胫骨平台骨坏死,导致关节面塌陷和继发性关节炎。当坏死范围大,关节面破坏严重,出现持续性疼痛和活动障碍时,人工关节置换可有效缓解症状。
术后康复需循序渐进,早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锻炼。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负重行走,定期复查评估假体情况。康复期间可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必要时使用助行器具辅助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