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选保姆

来源:生命时报

法国作家司汤达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三岁时,他考入格勒诺布尔中心学校。为了方便学习,父亲帮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并打算雇佣一个保姆照顾他的生活。家人不在身边,司汤达又只是个未成年人,因此对保姆的选择就非常重要,既要做事情细致、认真,人品也得可靠。可是,如何在短时间了解保姆的真实情况呢?这让父亲有些发愁。

这天,司汤达对新来的保姆说:“我刚搬进来,担心不够卫生,所以请你彻底把屋子收拾一下。对了,要先从厨房开始,然后是客厅,接着是卧室,最后是卫生间。”交待完毕后,司汤达便和父亲一起外出赴宴。路上,父亲摇着头说:“你是不是太过苛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干活方式,为什么非要给她规定顺序呢?况且你并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按照你的顺序打扫。”司汤达没有说话,只是一脸神秘地笑了笑。

赴宴归来后,房间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司汤达悄声对父亲说:“接下来才是检验的时刻。”这时,保姆走过来,告诉他们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她发现了18法郎硬币。司汤达问:“你还记得捡到它们的顺序吗?”保姆想了想回答:“先是1法郎,然后依次是2法郎、5法郎和10法郎硬币。”司汤达点点头,当即把手里的法郎当做小费送给保姆,转身告诉父亲,这就是他们理想的人选。

看着父亲疑惑的目光,司汤达笑着解释:“这些硬币是我特意放的,都放在了特别隐秘的角落。保姆能按顺序找到它们,说明她干活认真、细致,并且一丝不苟地按照我说的打扫顺序做了。而把硬币全部交换给我,则足以说明她的诚实、守信。所以她一定会是个出色的好保姆。”父亲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有时,“苛刻”的目的并不在于苛刻本身,而是一种快速区分认真负责和马虎敷衍的聪明办法。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