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及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无症状携带、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免疫抑制患者的严重感染、先天性感染以及器官移植后感染。具体表现因个体免疫状态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1、无症状携带:
健康人群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约90%无临床症状,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唾液、尿液等体液中可间歇性排毒。此类感染者血清学检查呈阳性,但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变化。
2、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肝功能指标轻度升高,症状通常2-6周自行缓解。
3、免疫抑制患者感染:
艾滋病患者或化疗后人群可出现视网膜炎、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典型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呼吸困难、意识障碍,胸部CT显示间质性肺炎改变,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出血灶。
4、先天性感染:
孕期原发感染可导致胎儿肝脾肿大、颅内钙化、感音神经性耳聋等损害。新生儿可见黄疸、血小板减少、小头畸形,远期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孕早期血清学筛查对预防至关重要。
3、移植后感染:
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后2-4个月为高发期,常见发热伴骨髓抑制、结肠炎或肝炎。内镜检查可见消化道溃疡,肝脏活检显示"猫头鹰眼"样包涵体,需通过定量PCR监测病毒载量。
日常应加强手卫生管理,避免接触婴幼儿分泌物;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病毒载量监测;孕妇应避免与活动性感染者密切接触,出现持续发热或视力异常应及时至感染科就诊。维持均衡营养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