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女性应该如何预防牙齿疾病
孕期女性可通过口腔卫生维护、饮食调整、定期检查、控制妊娠反应、补充营养等方式预防牙齿疾病。孕期牙齿问题主要由激素变化、口腔清洁不足、饮食习惯改变、呕吐反酸、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
1、口腔卫生维护:
孕期激素水平升高易引发牙龈炎,需每日刷牙2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用力横刷导致牙龈损伤。饭后漱口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降低龋齿风险。妊娠期牙龈充血敏感,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
2、饮食调整:
减少高糖零食和碳酸饮料摄入,增加芹菜、苹果等高纤维食物咀嚼促进唾液分泌。两餐间可食用奶酪、坚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帮助再矿化牙釉质。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敏感牙齿,酸性水果食用后需及时漱口。
3、定期检查:
孕早期应进行全口牙科检查,清除牙结石预防妊娠期牙龈炎。孕中期(4-6个月)是治疗牙周疾病的安全期,可进行基础洁治。发现龋齿需及时修补,急性牙髓炎等急症在任何孕期都需立即处理。
4、控制妊娠反应:
孕吐后需用苏打水漱口中和胃酸,避免直接刷牙加重釉质腐蚀。频繁呕吐者可含服碱性含片保护牙面,反流严重时建议使用抗酸剂。保持口腔湿润可缓解恶心感,少量多次饮水有助于稀释口腔酸性环境。
5、补充营养:
足量维生素C摄入可增强牙龈抵抗力,每日建议补充100-200mg。钙质每日需达到1000-1200mg,缺乏会导致牙齿矿化不良。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适量日照或补充剂可维持牙槽骨密度。
建议孕20周后每日进行半小时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牙龈健康。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保留食材营养,适量食用黑芝麻、虾皮等富钙食物。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减少磨牙等不良口腔习惯,睡眠时侧卧可减轻打鼾导致的口干问题。出现牙龈自发出血或牙齿松动需立即就诊,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清洁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