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得了蛲虫病有什么症状
成人蛲虫病主要表现为肛门瘙痒、夜间加重、睡眠障碍、局部皮肤炎症及消化道不适。症状严重程度与感染时间长短、寄生虫数量及个体免疫状态有关。
1、肛门瘙痒:
蛲虫成虫夜间在肛周产卵时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剧烈瘙痒感。瘙痒多集中在夜间或清晨,可能持续数周。长期搔抓会导致肛周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建议避免抓挠,可用温水清洗缓解症状。
2、睡眠障碍:
夜间肛门瘙痒常导致入睡困难、频繁觉醒。持续睡眠剥夺可能引发日间疲劳、注意力下降等神经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磨牙现象,这与寄生虫代谢产物刺激神经系统有关。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症状。
3、皮肤炎症:
反复搔抓可引起肛周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或渗出。严重者可能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疮。局部可观察到抓痕和色素沉着。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炎药膏。
4、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腹部隐痛或腹胀感。蛲虫寄生可能引起肠黏膜轻度炎症,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偶见恶心呕吐,但通常不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症状轻重与寄生虫负荷量呈正相关。
5、虫体肉眼可见:
严重感染时可在肛周或内裤上发现白色线头状成虫,长约5-10毫米。粪便中偶见虫体,夜间使用透明胶带粘贴肛周皮肤可采集虫卵送检。这是确诊蛲虫病的直接依据。
蛲虫病预防需注重个人卫生,每日更换消毒内裤,饭前便后彻底洗手。家庭成员应同步治疗,对床单、毛巾等物品进行高温消毒。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有助于维持黏膜屏障功能。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感染风险。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发热、血便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