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自我监测
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监测通过定期测量血糖值实现,建议使用家庭血糖仪。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也是重要诊断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更具稳定性。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也可确诊。
2、糖尿病的自我监测方法
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使用家庭血糖仪定期测量血糖,建议空腹、餐后2小时及睡前各测一次。记录血糖值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连续监测血糖波动,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尿糖试纸虽简单,但准确性较低,仅作为辅助手段。
3、糖尿病自我监测的意义
自我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剂量,可提高治疗效果。定期监测还能预防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与医生分享监测数据,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自我监测是管理病情的关键手段。通过科学监测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