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到,天气转暖,雨水增多,正是身体需要“大扫除”的好时机。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里,清明不仅是祭祖的日子,更是调理身体的关键节点。尤其是南方潮湿的气候,湿气容易堆积,这时候做对几件事,不仅能祛湿排毒,还能让一整年都少生病!
1、吃青团,养肝又健脾
青团是清明节的标志性食物,艾草做的外皮不仅清香可口,还能温经散寒、祛湿解毒。糯米健脾养胃,红豆馅或芝麻馅还能补血养肝。但要注意,糯米不易消化,肠胃弱的人别贪嘴哦!
2、踏青散步,疏肝解郁
清明时节草木萌发,空气清新,最适合外出踏青。中医认为,春季属肝,多走走能疏解肝气,缓解压力。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趁着假期多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湿气滞留。
3、艾草泡脚,祛湿排毒
南方湿气重,很多人容易水肿、疲劳,这时候用艾草煮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逼出体内湿气。泡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坚持一周,你会发现身体轻松不少!
4、喝杯清明茶,清火明目
清明前后的茶叶嫩芽最鲜嫩,富含茶多酚和氨基酸,能清热解毒、提神醒脑。尤其是肝火旺、眼睛干涩的人,喝点绿茶或菊花茶,能帮助身体“降降火”。
5、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清明时节阳气渐盛,要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晚上11点前入睡,能养肝血;早上7点前起床,有助于阳气生发。熬夜党尤其要注意,否则容易上火、长痘!
清明养生小贴士
1、湿气重的人少吃生冷、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2、泡脚水温别太高,40℃左右最合适,泡15-20分钟即可。
3、踏青时注意防晒,春季紫外线也不容小觑。
4、喝茶别空腹,尤其是胃不好的人,饭后半小时再喝。
清明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趁着假期,把这5件事安排上,让身体轻盈起来,迎接活力满满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