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骗子在日被骂棒子 日本人雇佣的朝鲜兵曾成为棒子?

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近日,韩国视频博主Minsung在京都旅行自拍,在一家餐厅门口却遭店内一名男子怒骂“混蛋棒子,滚蛋!”。视频中,Minsung被怒骂后试图克制愤怒,对着镜头说,“我不想吵架,因为不喜欢警局所以忍住了,我本想说就因为有你这种人,日本人才会被骂,但我忍住了。”

视频上传YouTube后,韩国网民纷纷批评,“日本人水准低”。

也有日本网友评论到“这就是事实”、“等到韩国比日本强大了再说吧”。

另外,有网友发现这位博主在日本自称为演员,实则在韩国没有任何演艺活动,只是作为博主活跃在网上。

他还曾被扒出,因制造厌恶韩国的言论被恶评围攻、以及上传恶意欺骗日本女性的视频等。

每当韩国人又有新的申遗新闻时,中国媒体都喜欢以煽风点火式的报道蹭一蹭“韩国人又据XXX为己有”的热度。中国网民则势必会以“韩国棒子”之类予以口头回击。

韩国人为什么会被叫作棒子?

“韩国棒子”和“日本鬼子”、“印度阿三”并称为中国网友语言攻击、种族歧视的三大法宝。

“棒子”一词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中国网友键盘下的蔑称?

“高丽棒子”的一种说法是来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雇佣的朝鲜兵,因没有分配到枪支便喜欢用棍棒管理中国人。

这种脱裤子、打屁股的酷刑实际传自东汉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一,一种用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也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不难发现“好样的”朝鲜人去游击队跟日本人对抗去了而且是抗日主力;怂包的朝鲜人还在日本工厂里受中国人欺负,另外一部分当翻译、卖白面的朝鲜人莫非就是日本殖民者的“棒子”?

当地中国人并没有对朝鲜人一棍子打死,在当时的交通和传播条件下“高丽棒子”更不可能因此传到全国各地,变成完全替代“朝鲜人”的一种蔑称。因此朝鲜人“棒子”的称呼来源于日本殖民者的走狗这一说法,从逻辑上来说并不通。

此外网络上流传的“棒子”的说法是朝鲜人爱吃玉米,即北方方言里的“棒子”实际也不靠谱。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朝鲜人逃难至中国东北。朝鲜人到东北后,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带来了水稻。

在朝鲜半岛南部朝鲜人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北部主要种植的也是水稻和小麦,朝鲜半岛的玉米种植并不广泛,即使是移民到东北的朝鲜人都鲜有种植玉米的。而土著的东北人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小麦和玉米,从农作物的角度来说,他们比移民来的朝鲜人更适合被称作“棒子”。

在香港、台湾的文学作品中,也保留了“高丽棒子”这一古风称呼但没有贬义。1988年香港出版的《焦点文人》中,介绍韩国许世旭教授时就使用了“高丽棒子”的称呼,且在这里并无贬义,相反是这位热爱汉字文化的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自谦”。书中写许教授:

“一个韩国人能以中文写成如许情深的诗篇,弥足珍贵。许世旭身影魁伟能写一首流丽的中文,也能讲一口漂亮的汉语,喜欢喝中国白干,唱中国小调,如果不说穿,谁也料不到他是如假包换的「高丽棒子」。”

在台湾作家李敖在《从高丽棒子到台湾浪人》一文中则无论褒贬都用“高丽棒子”称呼朝鲜人:“‘高丽棒子’虽做了亡国奴,但是人比较凶悍有志气,他们在日本统治下叛日本的乱、争自己的独立,前仆后继不遗余力。”

不难发现“高丽棒子”如今被赋予的新内涵,正是50年代那个失败预言的缩影。依然在中国网络上流行成了网民内心根植于冷战思维的“假想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导火索”,种族歧视的迷之虚荣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