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染病预警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目前我国的传染病预警系统已实现对鼠疫、霍乱、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33种传染病监测数据自动分析、时空聚集性实时识别、预警信号发送和响应结果实时追踪等功能。该系统已成为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重要工具,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预警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防控传染病的关键策略之一是尽早发现传染病异常发生或增加的“苗头”,实现关口前移,而传染病早期预警技术是实现这种策略的重要手段。在过去十多年中,传染病预警技术与预警系统的研究在全球已逐步成为热点领域。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基于传染病法定报告监测数据的预警技术研究与试点,2008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运行我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建立传染病暴发自动预警与响应机制。2009年~2013年,预警系统共探测到32种传染病的1.5万余起疑似暴发事件,调查核实暴发5000余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研究建立了上海世博会浦东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其成套的症状监测预警工具包可直接服务于国内大型聚集性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

专家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成功建立传染病预警系统并有效服务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与美国、瑞典、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同类预警系统比较,具有更加完整的异常识别、预警信号发送、预警结果响应与报告功能,预警用户规模最大,预警的灵敏度与及时性更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