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装死咬伤大妈 身体多处出血感染鼠疫

11月9日,长沙市中心医院病床上,望着结痂的左手食指,今年50岁的雷阿姨显得很平和。20天前,她看到老鼠“横尸”在自家水桶中,想直接用手把“死老鼠”拿开,谁知刚碰到鼠尾巴,老鼠竟“死而复活”,还咬伤了她的手指,让她住进了医院。

医生提醒,被中毒老鼠咬伤,可能会出现鼠药中毒,引发大脑内出血,可能会导致神经症状甚至瘫痪,严重的可在几十分钟死亡。此外,老鼠身上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导致传染病。

雷阿姨的女儿曾女士告诉记者,母亲是株洲茶陵人,因为最近家中老鼠横行,10月20日,母亲便买来老鼠药放置在厨房、餐厅的角落处。第二天清晨,雷阿姨就看到一只老鼠“躺尸”在自家水桶中。她伸手想把老鼠拿开,没想到手刚碰到鼠尾巴,“死老鼠”竟“复活”了,而且还咬到了她的手指。由于当时只咬破了点皮,连血都没有出,她便没有太重视。

“没想到,半个月后原本结痂的伤口又开始渗血了,而且有点止不住的样子。”曾女士说,妈妈还出现了牙龈出血、大便出血、血尿等情况。这下,雷阿姨和子女们都急了,在子女的陪同下,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检查后发现自己的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考虑与老鼠咬伤有关。医院随后对雷阿姨进行止血、输血、维生素K1等治疗,目前情况已明显好转。

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远在二千年以前,人类文字即有鼠疫记载。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历史上记载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6世纪,首先在地中海附近地区流行,几乎遍及所有国家,前后持续50年,死亡人口达1亿之多;第二次发生于14世纪,当时称之为“黑死病”,波及整个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前后延续15年,约造成4000万人死亡,使欧洲人口减少约有三分之一;第三次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及32个国家,死亡人数也不在少数。自20世纪40年代后,较小范围的鼠疫流行仍不断发生,有些国家仍有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而有些战争狂徒,不择手段地研究并使用鼠疫杆菌等生化武器来对付敌方,人为地造成鼠疫的流行。

染上鼠疫者,在患病的过程中,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谵语,全身中毒症状十分明显,医救不及,迅速大批死亡。

细菌在消化道繁殖,形成人体血栓

鼠疫具有自然疫源性,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啮齿动物,常借蚤类为媒介而传染于人,首先呈散发性发病,继则流行成疫。鼠疫杆菌在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但在阴湿处、低温及有机物内生存时间较长,在脓液和痰中可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存活数周,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可在尸体内存活数月;在蚤类粪中可活至一个月,故易于造成流行。这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不依赖人而长期在啮齿动物中生存,人进入疫区与传播媒介或染病的动物接触后被感染。已发现数十种蚤类具有传播鼠疫的能力。由于蚤的前胃有逆生的角质棘状突起,当蚤吸入含菌血后,细菌即在消化道繁殖,形成血栓,当它再叮咬人时,吸进的血液遇阻反流,病菌随即而侵入人体。人对鼠疫无天然免疫力,不分种族、性别及年龄均易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