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献血叫停 跨区域调拨机制缓解“血荒”

来源:复禾健康

“没了血会要命的”,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张楠楠焦虑地说。北京市年初关于取消互助献血的一纸规定,让需要输血治疗的张楠楠被医院拒绝接收,医院说因为缺血。张楠楠只是依赖互助献血的患者之一。

“互助献血取消后,要加大无偿献血力度,保证血液的安全、充足供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委员说。他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委员联名一份“建议扩大血液供应”的提案受到同行关注。吴德沛委员建议,通过建立跨区域调拨机制、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巩固和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等方式缓解用血紧张。

取消互助献血引患者担忧

“到北京一周,病没看上就得回老家输血去了”,35岁的张楠楠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身上偶尔会出现瘀斑,牙龈经常出血,15天左右需要输一次血治疗,本打算在北京的亲戚家住上一段时间,找找专家治病。让她没想到的是,2月6日,北京市卫计委下发《关于强化无偿献血与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2月10日北京市停止开展互助献血。她来之前没看新闻,到了才知道。结果被医院“拒收”了。

她有些不甘心,天天跑去医院询问,还给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和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打了电话,第7天晚上,她只好买了返程的高铁票。

互助献血,是指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在1998年颁布的《献血法》里有明确规定,按照操作方式,互助的血液专供互助者指定的患者输血之用。2009年以来,临床用血出现紧张,互助献血才成了一种重要的用血手段。

但过高的互助献血率催生出了血液买卖的黑市。由于无法界定献血者的是否为亲友,血贩子作为中间人,寻找献血者,付以报酬,然后转手高价卖给用血者,关键是血源的安全没法保证,他们的用户很多是像张楠楠这样长期需要输血的“大客户”。

互助献血的血源是否安全,患者检验成本高、政府也难监管。因此,今年,国家卫计委要求全国各省份都要在3月底前停止互助献血,南宁、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已取消互助献血政策,还有一些省份在月底也会叫停。

“一刀切”取消亟须对策跟上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我国的互助献血率由2015年的4.2%降至2016年的3.2%。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份基本未开展互助献血,海南、广西、甘肃等省份的互助献血率下降幅度显著,其中广西南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逐步降低互助献血率,2016年12月已经停止开展互助献血。

然而,上海、北京等地接受了全国的大量患者,其用血量需求非常大,互助献血的比例高,2017年,北京市的互助献血比例高达21%。互助取消后,也就是说每5个患者就有一个面临没血可输的状况,这对北京的部分患者来说,无疑是噩耗。

吴德沛委员认为,目前全国血液采供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偿献血率总体偏低,2016年,中国共有140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率为1.1%,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二是各地血液供应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程度不一,一些血液科强的、大型手术多的医院和地区,供需矛盾更明显,如北京市2017年血小板缺口就高达20000个治疗量。

“互助献血能够弥补部分临床用血的缺口”,吴德沛委员说。在中国几个较大的骨髓移植中心,互助献血一直是缓解血小板紧张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患者血小板互助率超过80%。
吴德沛委员和胡豫委员在提案中指出,“取消互助献血是对的”。但各地血供不均及偏型的问题要通过调配等方式加以缓解,如建立快速有效的跨区域调拨机制,完善无偿献血应急预案。

吴德沛以苏州为例介绍说,苏大附一院是全国骨髓移植患者数量第二的医院,用血量巨大,2016年,苏大附一院血小板互助比例一度超过60%,血贩子十分猖獗,甚至成为操控血液买卖链条的“血霸”,苏州当地公安部门当年一次抓了7个“血头”。苏大附一院血小板互助率为25%。“血头”被抓后,江苏省卫计委迅速开会协调用血情况,确定调拨丹阳、靖江、金坛等县级市、区的富余血小板,长期支援苏州。2017年,苏大附一院血液科获得将近6000人份血小板调配支持,很大程度缓解了血小板紧缺。

应对“血荒”还需长效机制

“调配只能应急,但血液需求是个长期的事”,胡豫委员介绍说。血小板保存于特制的袋内,在22±2℃内并不断振荡,可保存5天;新鲜冰冻血浆在零下20℃以下可保存1年。因此,血液采集要有计划地进行,采得太多在保存期内用不完,会造成浪费。采得太少又不能满足临床急救和治疗的需求。

吴德沛委员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比如宣传捐献血小板无害就很重要”,吴德沛委员说。由于捐献血小板需要用分离机先把血小板分离出来,再将剩余的成分输回给献血者,通常耗时1个半小时左右,献全血则只需几分钟,一些献血者出于节约时间的考虑更容易选择献全血,血小板单采量一直不尽如人意。然而,捐献成分血对献血者影响更小,恢复也更快。北京市血液中心的资料显示,献全血者两次献血间隔需要在半年以上,如果献血小板,只需间隔半个月。

胡豫委员则认为,应当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一是充实固定献血者队伍,对捐献血小板大于2次或累计献全血量达3000毫升以上的志愿者额外赠送体检卡。二是加大团体无偿献血的推广力度,各级单位按人员基数将适龄健康人员无偿献血比例规定为不低于10%和20%,同时团体内部设立专门部门和专人管理。三是增加固定、流动采血点和车的建设和配置,在用血大的医疗机构设置采血点。

此外,吴德沛委员还建议建立全国无偿献血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一个献血志愿者登记网络非常迫切,网络平台纳入国内所有有资质血液采集点,编码献血人员唯一识别码,免除人口流动而造成的志愿者流失,并且通过唯一识别码可调出献血人的所有信息,在国内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直接用血,同时对于已明确不合格献血者,免除了重复采血、检验等资源浪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