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心脏病研究为预防“病情恶化”提供依据

新华网西宁11月1日电(记者王大千)来自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青海高原高发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如果伴有肺动脉高压,其病情变化与肺动脉高压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高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患者病情恶化提供判断依据。

此项成果来源于“高原地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与血管因子关系研究”项目。2010年起,研究人员对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的房间隔缺损和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显示,相比平原地区的患者,高海拔地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更早,发生率为68.4%,并随年龄、海拔的增加而升高。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中心实验室研究人员祁生贵介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医生可以根据肺动脉高压水平判断患者发病时间,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这对青海高原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人员表示,人体血清中BNP、VEGF、ET-1等因子对肺动脉高压有一定抑制作用,而项目研究还发现,高海拔地区房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血清中这些因子水平较高。

“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医生可以根据血清中的因子判断患者病情,并考虑使用含有BNP因子的药物进行治疗。”祁生贵说,研究人员仍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确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