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泻进入流行季节 秋泻影响患儿发育


眼下已进入小儿秋季腹泻好发时节,专家提醒,小儿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容易传播,应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张燕红)

秋泻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专家介绍说,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每年的9月起,就进入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月—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24个月的宝宝。秋季易发生腹泻主要有两大原因导致,外部因素是秋季温差大或轮状病毒感染,内因是小宝宝消化系统或免疫系统不成熟,易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温差变化引起腹泻。

患儿最初会呕吐,有时还会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宝宝的大便次数从1天几次到十几次不等。大便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黄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通常患儿发热和呕吐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天,腹泻的时间可持续约3—5天或一周,少数可长达三周。当患儿出现呕吐腹泻时,如果处理不当,补液不及时,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家长可以自制口服补液

专家指出,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可坚持“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治疗原则。如果你的孩子发生腹泻,家人在处理时可遵循以下三点:

口服足够液体以预防脱水。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或到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病情早期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次饮用补液盐。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出现腹泻次数与量增加、不能正常进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超过38℃的发热等情况中的任意一项,即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可根据小儿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继续饮食。腹泻的孩子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所以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防止生长发育障碍。吃母乳的婴儿应该继续母乳喂养,若为人工喂养,可继续给予平时习惯的饮食,如米粥等。

合理用药,不可滥用抗生素。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有腹泻症状,就立即给孩子服用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性腹泻,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给孩子治病,反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加剧腹泻。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孩子腹泻应该及时就医判断病情再用药,像轮状病毒肠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例如蒙脱石粉、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制剂。

接种疫苗可防腹泻

专家介绍说,母乳喂养可有效减少腹泻发生率,特别是几个月内的新生儿更应以母乳进行喂养。因为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都应提倡母乳喂养。

预防秋季腹泻还要注意把好饮食卫生关,防止病从口入。家长在秋季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让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勤洗手,餐具、炊具用前要消毒;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不要嚼饭给宝宝吃;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平时还应该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宝宝的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宝宝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此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广,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这种疫苗为口服液,主要预防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接种对象为2个月至3岁的儿童,每年接种一剂。家长可携带幼儿到所在地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咨询、自费接种疫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