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应严管生产环节,也要从源头入手,严格把控原料安全。
资料显示:我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占全球20%的人口,代价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的可用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是欧美的2~3倍。去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就出现过50亩紫薯地用了2.5吨有毒有机磷农药3911(国家禁生产农药)的情况。过量或违规使用农药不仅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资源,而且直接伤害了老百姓的身体。此外,养殖业饲料有害添加剂的问题也异常严重,如苏丹红事件等等。因此,保证食品安全,种植业要把住化肥、农药关,养殖业要把住饲料关。也就是说,食品安全一定要从源头抓起。
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那么,应该如何从源头抓起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加强立法。调查材料说明,过量或违规使用化肥农药,与一些农民急功近利,种植操作随意有直接关系;动物饲料屡出问题,与一些黑心企业,为降低成本,胡乱加入添加剂有直接关系。饲料管理,虽有条例,但还没有“饲料法”。出了问题,难以有效打击。因此必须加强立法立规,规范农民严格按规操作,约束饲料生产企业严格依法办事。
二是加强行政监管。政府主管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依规依法,全面全程进行监督管理,并按照农业部规定的三个等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会同相关机构做好检测、检验和认定工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下乡蹲点和扶贫干部也要把帮助当地群众致富与强化其食品安全意识、规范种植操作统一起来,避免顾此失彼。
三是加强科技指导。应当看到,过量或违规使用化肥农药,也与土壤日渐老化、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逐渐增强的现状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加强科技研发、攻关,实行科学种田和模式操作,阻止、防止土壤老化,解决害虫抗药性问题;必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着眼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职业农民队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建设绿色农业,保证百姓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