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城市健身难:场地少、资源紧 我们去哪健身?

“我们是想健身,可我们去哪儿健身?健身房价格太贵,小区里健身器材每天人多得排不上队。”家住北京丰台的李先生无奈地说。

近日,笔者走访位于北京朝阳、海淀、丰台等5个城区的9家健身房发现,各家健身房根据健身环境、项目内容、地利位置等条件不同,年卡费用从800元到1万元不等。“七八千元的会员费快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我现在大学体育馆里健身,一年800元不算太贵,但有时健身课人多,器械也不全。”家住知春里小区的刘先生说。

跟健身房相比,市民健身点的免费健身器械最实惠,但经常需要排队。“你看我们哪儿有地方呆啊?想遛弯儿没地儿,全是车。有一小片健身器材,但人太多。那个磨脊梁的器材,每天晚上都得排队等半天。”家住椿树园小区的李奶奶向笔者抱怨。

椿树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年初我们做了一个居民需求调查问卷,大家都觉得健身地方比较少。我们为此专门平整了一块原计划另作它用的土地,计划做成一个健身广场。没办法,老城区人多空地儿少,社区也挺犯难。”

据《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居住区、小区级每千人体育设施用地为200到300平方米。但现在很多小区尤其老城区小区,存在健身区被占用为停车场、市民活动量远超健身区承载能力等问题。

家住湖北武汉市徐东大街省电大厦附近的李阿姨,最近迷上了跳健身舞。每天吃过晚饭,她都要出去跳上两步。可让李阿姨头疼的是,她和老姐妹没有固定的场地锻炼,只能见缝插针寻找空地。“要是找不到大小合适的场地,就只能两三人一起练练,总是跳不爽!”

“确实,武汉目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还是偏少的,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武汉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29平方米,距离国家1.5平方米、湖北1.6平方米的目标仍有不少差距。

王沈顺介绍,2007年,武汉兴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和设施,但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健身需求。截至去年底,武汉体育场馆总数达9821个,面积1296万平方米。

据了解,武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少,主要是由建设因素造成。首先,财政资金用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目前武汉还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和基本投资计划;部分新建住宅项目未按规定配建体育设施。武汉早在2004年就出台了《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其中规定“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设施,应当与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

此外,武汉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新旧城区改造拆掉了部分体育场馆,也是重要原因。

2005年全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而且体育场地存在占用情况,被占用的体育场地共有303个,被占用体育场地原始投资总额为13亿元。除海南、西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体育场地被占用的情况。

标准低,多样需求难满足--

体育场馆考虑更多的是场馆的生存和运营,而且场馆数量、开放时间都相对有限,显得供不应求

武汉公司职员王琳所居住的梨园小区内也有健身设施,如单杠、压腿训练机、漫步机等。但是,她觉得器材比较适合中老年人锻炼,而且经常有小朋友钻来钻去,施展不开手脚,到了夏天,还有居民在上面晾晒衣服。

武汉市体育局新闻发言人万敏说,目前武汉市部分体育场地建设标准偏低,“尤其是社会经营的体育场所,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等项目,在场地、器材、设施设备配置方面的建设标准偏低。既不能满足承办标准化赛事的需求,也没有达到向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健身的标准。”万敏解释,鉴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仍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民间投资建设场馆的热情也不高。建设体育场馆是微利行业,投入较大、收回成本周期长。以游泳项目为例,武汉对体育场所的经营一直是按商业用水、商业用电、商业用气收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安全因素,经营者面临和承担的风险较大,而且缺乏政府相关鼓励性政策支撑。所以,吸纳民间资金投资建设体育场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国家体育总局设施处处长赵爱国说,体育场馆考虑更多的是场馆的生存和运营,而且场馆数量、开放时间都相对有限,显得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现有健身设施的利用效率也比较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11年所做的专题研究发现,大约有五成以上的健身器材不能使用,部分小区缺乏健身器材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没有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导致许多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大大减短。

“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人群的体质不一样,我觉得现在小区里的健身设施能满足基本需求,但是要想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个性需求就差得太多了。”王琳说,“现在一到了晚上,只要是个广场就有很多中老年人跳健身舞,可那些舞蹈节奏太慢,我觉得不适合我们年轻人。”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出,应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地就近”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然而笔者走访北京东城区、朝阳两城区的5个小区发现,八成以上的居民对社区组织的健身活动一无所知,尤其老年人缺乏有组织的健身活动。

“国外老年人是就近健身,有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可是咱们的老年人都涌进公园。”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大众健身专家赵之心说。中国的养老性质决定了老人自治性较低,社区组织力量微弱也导致了中国老人很难形成团体式健身活动。

缺乏组织的市民健身人群,尤其是老人,大多选择大小公园健身。笔者傍晚在北京万丰公园散步,只见广场涌满跳舞的人群,噪音很大。公园环境清洁度较差,小商小贩随处可见。夜幕降临,公园小径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据锻炼的居民反映,这里卫生没人打扫,地上遍布杂草,走路得注意狗屎,车照样进来,健身器材旁边没灯,啥也看不见。

缺指导,健身意识很不够--

即使在健身房中,单独请教练指导的是少数人,健身者多是自己琢磨。大多数老百姓在健身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

“没学跳舞以前,也不知道老年人怎么健身才合理,只知道不能剧烈运动,要是有专门的教练给指导指导就好了。”李阿姨说。

在武昌一家高档健身俱乐部当私人教练的李国强告诉笔者,社区里很多公共健身器材,都是针对不同年龄和阶段的人。比如,单杠之类的健身器材是供有一定基础的青年以上的人使用,而上肢牵引器等一些器材比较适合老年人使用,还有一些小型器材像跷跷板之类的适合儿童使用。一旦缺乏指导,容易造成使用混乱,也容易出现各种事故。

李国强说,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了,但还局限于中高收入群体。他所工作的健身俱乐部办一张年卡就要5000多元,来健身的多数是收入不错而且有时间的年轻人。

然而,即使在健身房中,单独请教练指导的是少数,大多数人仍是自己琢磨着健身。笔者走访各大健身房发现,健身人群本身对于“健身”的认知水平甚低,比如对“健美体育”和“健身体育”的差别基本一无所知。

笔者走访了丰台区的4个小区和街道发现,健身器械上只有名称和功能的简介,却并无适合人群及运动不良反应的介绍。“我也不清楚这个到底怎么用,干嘛用,大概做做就得了呗。”一个正在使用双辊式磨背器的年轻人说。

“国内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健身方面的知识一片空白,基本靠想当然,也不知道健身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赵之心认为,国民健身认知问题极为棘手。“国内在教育里对健身的投入几乎为零。上学的时候也没人告诉你为什么跑步,只是告诉你必须得跑步,不跑步就不及格,这打击了大家跑步的积极性。离开学校后基本就不参加体育运动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育运动都是竞技体育,而健身体育运动几乎没人去教。”他认为,城里健身难,一个原因是没地方,另一个原因是缺意识。这个现实让大众健身推广之路变得很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