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首都机场T2航站楼内安装了11台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开创了国内公共场所安装AED设备的先河。截止到目前,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的重点区域里放置的AED总数已经达到76个。然而这种针对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救命法宝”不仅没有被公众认知,而且在航站楼内已经被冷落了将近6年。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设备只有机场的医务人员接受过使用培训,其他普通工作人员并不掌握使用技术。除了培训的缺失,机场的一位负责人说,抢救心脏病患者需要承担一些风险,没有“免责条款”也使得工作人员在面对旅客突发心脏病的情况下,不敢贸然使用这个“急救法宝”。
心脏病救命装置
乘客大多不认识
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出发大厅里,记者发现了一个被镶嵌在墙里的印有心形标志的黄色小盒子。上面写着: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这个看起来不是特别起眼的小装置,却是心脏病患者的“救命法宝”。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高润霖曾表示,北京每年心脏猝死约4万多例,这其中院外猝死占到一半以上。而心脏停跳一旦超过6至10分钟,人就很难救活,因此院外心脏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仅为2%。国外统计表明,如果使用体外除颤器,抢救成功率能提高到30%至70%,可以挽救更多的宝贵生命。
昨天下午,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发现共有数十名旅客经过安放除颤器的区域,却没有一个人关注到这个装置。记者指着墙上的自动体外除颤器,随机采访了几个旅客:“请问,您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吗?”“不知道,还真没注意过”、“和心脏急救有关的吧?为什么挂在这儿?”旅客们都对自动体外除颤器感觉很陌生。
工作人员不会用已经冷落近六年
记者咨询了几位机场的工作人员,“好像没见人用过,我也不知道怎么用。”一位工作人员很抱歉地说,其他工作人员的答复也是“不清楚”、“不会用”。据了解,2006年首都机场T2航站楼内就已经安装了11台AED急救设备,开创了国内公共场所安装AED设备的先河。目前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的重点区域里放置的自动体外除颤器总数已经达到76个。但是这个“救命法宝”不仅没有被大家认知,而且在航站楼里一直呆在被人忽视的角落。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曾对媒体表示,首都机场虽然设有自动除颤器,但2010年该机场有22人心脏猝死,然而自动除颤器却一次也没有用过。机场的相关负责人对于记者提出的“是否一次也没用过”的问题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机场的医务人员接受过使用的培训,但是往往有旅客突发心脏疾病时,等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就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期。
把握黄金三分钟
如何免责成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自动体外除颤器上方明确注明:本套设备仅供专业人员使用。王陇德曾表示,除了专业人员的限制,让自动体外除颤器成了“摆设”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法律免责。
机场的相关负责人坦承,心脏除颤器之所以使用率低,主要是因为责任太大,“确实是因为怕担责才不敢用它来抢救心脏性猝死患者,还是叫救护车更妥当。”机场一位工作人员说。
“发生心颤后,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初的3分钟,致命性室速或室颤发生后20至30秒内迅速除颤,几乎100%能获成功而使患者得以生存。从患者倒地到除颤,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和除颤,心源性猝死的生存率就会降低10%。”人民医院刘梅颜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最残酷的诠释。
王陇德认为,针对目前的这种情况,应早日列出“免责条款”,即规定经过培训的非医务工作者使用自动除颤器后,即便被救援者的生命和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救援人员也不承担法律责任。
除颤器为傻瓜版
经过培训都能用
“很多人以为这种除颤器用不好会‘打死人’,其实,这种体外除颤器能识别病人是否为室颤,如果是,它会自动放电,否则它根本不放电,所以是非常安全的。”刘梅颜医生说。
“假如你看到一个人倒地,你大声喊他两三次,使劲儿推他两三下,都没有反应,再摸一下脖子侧面,如果感觉不到有动脉跳动,就应该马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实施急救。”刘梅颜医生告诉记者。
“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起来就像个傻瓜机。全部过程不需要操作者使用电击键,只要接通电源,就能透过电极片自动分析病人的心律,在需要时机器会自动发放高能量电流到病者心脏,完成除颤。”刘梅颜说,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只需要打开装备、贴上电极、接通电源这简单几步,对于使用者来说很简单,但对于被救者来说,却是性命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