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变成黄色是怎么回事 健康码变色后如何才能恢复正常?

很多市民的健康码变成了黄色,也有人变成了红色,大家特别关心,变色后健康码怎样才能恢复正常?近日,陕西明确了健康风险判断和编码标准、管理措施、健康申请认证、健康编码转换条件、健康编码检查范围、健康编码规则调整等相关规划措施。

{健康码变成黄色是什么原因健康码变色后怎样才能恢复正常?}

在健康风险判断和代码分配标准方面,根据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与既往健康状况和病例密切接触史,判断其传播疾病的风险,将居民分为三类。高风险人员给出红码:包括所有在海外和疫情高风险地区居住14天的人员、正在接受治疗的确诊患者、正在接受诊疗的疑似患者、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或家庭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治愈出院后不满14天的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纳入高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中风险人员给予黄码:包括疫情中风险地区人员、有发热、干咳、气短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确诊患者出院后14天正常随访,以及其他需要纳入中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低风险人员给予绿码:包括疫情低风险地区和中风险人员以外的人员。

如何才能正常转换健康码?

区域风险水平调整后,调整相应人员的编码结果。疑似持有红码的患者持出院诊断证明排除新冠肺炎肺炎,调整为绿码;14天内有海外、高危地区生活史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期体温正常,无咳嗽等症状,隔离期满调整为绿码;由绿码调整为黄码的,以及来自疫情危险地区的人员连续14天体温正常,无咳嗽等症状的,可调整为绿码;确诊为新冠肺炎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调整为红码;持有绿码的居民体温超过37.3℃或咳嗽的,调整为黄码;如果确诊为新冠肺炎肺炎,无症状感染,疑似病例或被认定为密切接触者,则调整为红码。

在管理措施方面,所有来自海外和高风险疫情地区的人员应从到达目的地开始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确诊患者时,疑似患者应在具有有效隔离和保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符合出院标准。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后,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管理14天,复诊阴性后继续在家隔离14天。

无症状感染者应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原则上连续两次检测阴性标本核酸(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后可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最终接触后14天。有关机构和社区负责严格控制高风险人员。

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人员应从到达目的地开始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有发热、干咳、气短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人员,应由社区或单位专车运往附近定点发热门诊进行调查。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后14天复诊正常的,应实行家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中等风险人员应严格执行家庭隔离医学观察要求,自觉接受社区管理。对低危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即可出行复工。

在健康认证申请方面,居民可以通过申请个人健康代码和健康通行卡来满足出行和复工的需要。也就是说,通过陕西省健康码小程序(微信和支付宝)填写个人相关信息申请个人健康码,系统会根据健康风险自动生成红、黄、绿三色健康码。老人、儿童等不方便使用或无智能手机的人员,可由家人或防疫人员使用健康码代领功能申请健康码。旅行时,在需要通过亮码的地方,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健康码代查功能来查询亮码。在需要通过扫码的地方,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陕西健康码管理APP进行扫码登记。

在健康代码检查范围方面,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水平,在相关公共场所测量和检查健康代码。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绝不掉以轻心。要严格按照三快三抢的要求,即快速流调、快速控制、快速检测、抢时间、抢进度、抢病毒传播前头。有关部门和人员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故意隐瞒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坚持不必要,不举办的原则,减少婚宴、会展、论坛、商演等集聚活动,加强大型游乐场所的防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健康码变红变黄的,请按照健康宝弹窗提示及时主动向社区、单位、学校或居住酒店报告,如实准确提供个人近期居住史、接触史、个人健康状况,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健康调查、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不得隐瞒或遗漏。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应注意近期气温变化、接种人员、核酸检测人员、一线防疫人员、老年人等群体应注意防寒保暖,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降低秋冬呼吸道传染病叠加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