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立誓终身不嫁当“自梳女” 曾靠吸狗奶存活


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曙光村,生活着一位71岁的独身老妪

她名叫杨八妹,早在年轻的时候,她就选择终身不嫁,当了一名“自梳女”。

多年来,她一直居住在家族的宗祠中,与祖宗牌位为伴……在寂寞清冷中守护着家族的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当年年轻漂亮的姑娘如今已是一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太。

日前,记者来到曙光村,探访了这位全村人都称为“满孃”的“自梳女”。

“自梳女”的一天

“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饭菜自己煮,自己的苦乐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养。”这是对终身不嫁的“自梳女”生活最真实的写照。猴场镇曙光村71岁的杨八妹,就是这样一位“自梳女”。

杨八妹住了60多年的杨氏宗祠,位于曙光村一座山半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这是一栋木架瓦房,两边配着厢房,有朝门,一道半圆形的围墙将宗祠围住。

每天天刚放亮,伴随着周围树林里清脆的鸟鸣,杨八妹从自己的闺房起了床。

像往常一样,洗完脸梳完头,将一顶蓝色布帽子罩在归顺的头发上后,一身青布衣服的她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给祠堂正中的祖宗牌位上完香后,她便将关在鸡圈里的鸡放出来,接着打扫院子,到附近的几块菜地里查看菜的长势,然后到厨房里烧水做饭……

中午,杨八妹会小睡一会儿。下午,她会再到菜地查看。

到了傍晚,黑漆漆的厨房里,又会传出噼噼啪啪的柴火燃烧的声音……不久,杨八妹吃完晚饭洗完脸脚,便去关好朝门爬到床上,安然入眼。

平淡的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

白天,她的侄儿、侄儿媳妇们或仍健在的73岁的四哥会来到祠堂,看望她,与她摆摆龙门阵。话题除了庄稼,就是家族中的一些琐事。

平时,只要清闲的时候,杨八妹总喜欢坐在杨氏宗祠的朝门外,或抬头看着远山、或低头看着地上忙碌的蚂蚁,或与偶尔过路的村民打着招呼。

大多数时候,她都喜欢这样静静地感受着时光的慢慢流淌。

狗乳救她一命

杨八妹所在的曙光村距209省道2公里左右。曙光村尚未通水泥路,但有一条村民合力修建的通村毛路。进入曙光村,必须经过一座石桥。这座石桥名叫“杨悟桥”。

曙光村所有村民都知道,“杨悟桥”是民国初年,杨氏家族中爱做善事的“杨大善人”——杨正南捐资修建的,已经算得上是文物了。

杨正南,就是杨八妹的爷爷。

杨八妹生于1941年,排行老八,所以家里人都称她为八妹。她还有一个姐姐、六个哥哥(两个夭折)。后来,有了侄儿、侄女,她因为是长辈中最小的一个,又被称为“满孃”。

满孃当年出生后,母亲一直奶水不够。快1岁时,满孃差一点就死了,整天有气无力。农忙季节,母亲要下地干活,又没奶水,只好将家里一条刚下崽的母狗拉过来,让她含住狗的奶头,吮吸狗奶。吃饱后,母亲将她放在一块木板上躺着,就下地干活去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靠着狗奶,杨八妹终于度过了难关,竟然一天天活泛起来。

但到了能吃饭的岁数,一个难题又摆在了父母面前:不要说吃猪油做的饭菜,就是闻到猪油味杨八妹就要呕吐。没办法,母亲每天都得给她开小灶。后来,父母与68岁的爷爷杨正南商量后,让不吃猪油的满孃跟随吃斋饭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就这样,3岁的满孃被送到了距离几十米远的山下爷爷、奶奶住的“杨氏宗祠”里。

祖父树立榜样

杨八妹出世的那一年,爷爷、奶奶收养了一个16岁的姓罗的驼背女孩。这个女孩同样没有名字,杨八妹称她为姐姐,小一辈的称她为罗大孃。

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杨八妹便整天跟着罗大孃进进出出,形影不离。

大约5年后,奶奶去世。这个特殊的家庭,剩下了3个成员。

后来,杨八妹渐渐知道,爷爷杨正南在猴场一带,被人尊称为“杨大善人”,他做的善事,数不胜数。

杨正南生于1876年,在家排行老五。年轻时,他靠走村串寨做漆生意发了家。有了钱,村里的好多贫苦人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不仅如此,民国初年,他还捐出500大洋,在村前一条河上修建了一座桥,被人们称为“杨五桥”。不久,他又捐出400大洋,给另一个寨子修建了一座桥。

1928年初,杨正南的母亲突然生病去世。这个时候,杨正南正在外面做漆生意,没能尽孝。回到家后,愧疚的他决定建一座杨氏宗祠,吃斋饭报母恩,为父母亲守孝。同年农历八月,杨氏宗祠建了起来,已52岁的杨正南便住进宗祠。

在杨八妹的印象中,爷爷是个“走路都怕踩死蚂蚁的人”。爷爷从未打骂过他,还经常表扬她做事细致。

爷爷的言行自然也影响到了杨八妹。渐渐的,她也继承了爷爷的“衣钵”,成为大家公认的做事谨慎,且心地善良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