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华健康导读:
前情提要
网络上最近在热传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川大一名叫杨忠渭的老人,50年来一直在等待当初的心动女孩,他们因女方家长反对而被迫分手,那个女孩对他说“你等我,我会给你写信的”,杨忠渭于是一直等她,每天朝收发室跑,直至终身未娶,晚年仍在川大的收发室义务工作,用一生等待那个已成婆婆的女孩。
成都晚报记者经过几日的走访,多次与杨忠渭老人对话,发现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老人说是有过那么一个女孩,但对方没对他说过那些话,他也没在等她。他在收发室工作,纯粹是为大伙儿服务。
网上传得轰轰烈烈的凄美爱情故事,昨天经成都晚报报道后,大多网友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故事只是传说,连川大这位70多岁的大爷本人也否认曾等待过那个女孩,称那个女孩没说过“你等我”之类的话。昨日,成都晚报记者找到了远在上海的女主角——比杨爷爷还大一岁的蔡体行婆婆,她的一番话更加否定了网传的真实性。
A女主角怎么说?
我们没恋爱过
我也没说过给他写信
蔡体行婆婆与杨大爷的故事,在杨大爷口中,他是这样对记者说的——“我们是远方亲戚,她比我大一岁。我10岁时从老家迁到上海,周末就爱到她家去玩。我们感情很好,可能就有点那个,我当时也想过,要是跟她在一起真好……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两家的大人也比较看好我们,但后来我17岁时从军,被分配到四川,她的家人就没再同意我们的事。分别时我们吃了顿饭,但她没说那些话,这么多年我也没等过她。”
成都晚报记者昨日辗转找到远在上海的蔡体行。知情人说,她和老伴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她的妈妈也已经90多岁了,依然健在。
在电话中,蔡体行耐心听完原委,连说虽然事隔多年,她依然记得杨忠渭,“他是我舅妈的弟弟,所以我叫他小舅舅”。她的确和杨忠渭一起玩过,但那时年龄还小,“怎么可能往那方面想?”更不可能谈恋爱,也从来没说给他写信。杨忠渭到四川后就没有回过上海,也不联系他在上海生活的三个姐姐,而她从来就没有到过成都。“你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再找他的几个侄子问问呀!”记者听得出来她开始有些激动。并且她说,听说杨忠渭到成都后,“脑子就出了问题”,他妈妈在宁波乡下,“脑子也有问题”。
B老人在说谎吗?
成都晚报报道“川大老人苦等情书50年”传闻只是传说的消息,提到老人自己亲口对记者说他没有等什么信,也没有女孩对他说“你等我”之类的话,昨日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不少对此不敢相信的网友纷纷说,“老人怎么可能对记者说真话?试问你会对一个陌生人说心里话吗?”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再访杨大爷,将蔡体行的照片给他看。这是蔡体行在上海的近照,微胖的圆脸,刻上皱纹的鬓角。杨大爷的表情没有一丝变化,定睛看了又看,喃喃地说:“像,可能像,可光看头像还是不行,还是要看本人。”如果真的见到她,会说什么呢?老人又茫然了:“不知道。”
老战友:
我们不了解他的感情生活但可以证明他说的是事实
“我们不了解他的感情生活,但我们可以证明,他说的其它情况都是事实。”昨日在看到关于“情圣”的报道后,杨忠渭当年的战友、从四川省气象局退休的马玲隶婆婆主动致电成都晚报。原来在1951年,上海共有150名十六七岁的孩子响应号召,参加西南军区气象干部训练班第二期培训。虽然后来去处不同,他们还是相约每年聚一两次。
马玲隶说,她作为聚会的联络人,每次只能将电话打到川大的收发室,通知杨忠渭参加。杨经常缺席,即使来了,也来得很晚,吃了饭就走,话还不多,“问一句答一句”。虽然对杨了解不深,但她评价:“用我们上海话说,他是有点‘神戳戳’的,但是我觉得他这个人很聪明。不然我们这批人能上大学的很少,偏偏就有他呢?”据她说,当年的战友很多都当过气象局的一把手,考上大学的战友中,还有人成了院士,没想到杨忠渭的晚年生活如此不济,让她觉得非常辛酸,“我们已经商量好,一定要找个时间到医院看看他。”
老领导:
他当初常对我定时汇报思想但从未提过喜欢谁
马玲隶还提供了另一位战友谢永苞的电话号码。谢说,培训结束后的1952年5月,他、杨忠渭和另外一人被分到了西藏,“只有思想好、表现好、业务好的,才能到最艰苦的地方。”由于西藏大雪,道路中断,才改派到峨眉山实习——在千佛顶,当时为了开辟西藏航线,要建一个高山站。三个人昼夜值班,即便已经冷到零下20多℃,也要每隔几个小时就发报一次,提供监测到的数据。“杨忠渭的表现比较好,而且组织性纪律性比较强。”谢永苞这时忍不住笑了起来,“当时我们都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团员,由于我是副书记,他每个星期都会准时向我汇报思想。我都在想,哪有那么多可以汇报的呀!”
关于杨忠渭的“个人问题”,谢永苞说,在汇报思想时,杨忠渭从来没有提过喜欢谁,他也没听说有蔡体行这个人,等到他1954年因病调至绵阳,他想到依然坚守峨眉山的杨忠渭不好找对象,曾给杨介绍过一位女同志,但因双方都没对上眼而不了了之。之后,他们的联系就渐渐少了。
C谁来关爱老人?
不管爱情故事真不真
老人的热心与可怜
触动了身边人
现在,杨大爷居住的小区还是老式的红砖房,据称他家只有一二十平米。
“他干儿干女经常住在这里,有个干女儿还有娃娃,就喊他爷爷。”邻居说,杨大爷在没生病前每天早上都把孩子架在脖子上四处转悠,对娃娃特别好。
按照杨忠渭之前对记者的自述,他把自己的钱给了“干儿干女”后,就只剩一两百元了。这些“干儿干女”共有十多个,20岁左右,都不是学生,而是“社会上的知识青年”。杨忠渭为此逼得自己在食物中克扣,才导致了营养不良,但他依然毫无怨言,“我就觉得自己有能力,就尽量帮助。”
川大收发室的陈科长说,杨大爷的英语很不错,多年来为收发室帮了不少忙,只是偶尔也帮倒忙。“有的信寄错了地方,他也要给别人送去,不管远近。遇到是广告类型的信件,他还会被人骂多管闲事。”他还提到,杨大爷很节约,一块蛋糕要吃好多天,“学校里很多老师都知道他的情况,经常给予他帮助。”
发帖的人压力大信帖的人受不了
杨忠渭老人的“爱情”曾感动了无数网友,在成都晚报记者探访老人、还原事实真相后,不少网友表示“难以接受”,“几百年才能听到这么一段童话,没想到却是大伙的臆想!”
记者调查
故事是这样发酵的
这个“凄美童话”是怎么“出笼”的?故事是怎样一步步演变而成的?昨日下午2时46分,川大文新学院王红老师在博客中发表博文《好事真的“难为”吗》(以下简称《好事》),记录了她所了解的“关爱送信老人”活动始末。“刚过去的暑假里,看到我教过的一个女生的心情日志,说终于知道送信老爷爷是谁了。”这是王老师《如事》文中的一句摘抄,文中,她大致讲述了这名女学生在学校收发室拿信时,听说杨老长期义务送信的一些事迹,随后,女生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心情日志”。
【8月26日】
下午3时许,人人网上的“常识报刊亭”用户中,张观妙同学发表了《【关爱在行动】川大的送信老人——杨忠渭》一文,“该日志在校内得到热烈响应,不断被分享、转载,帮助老人志愿者报名迅速满额……”王老师在《好事》的博文中提到,“周五”(也就是8月26日),在外地的她接到女生的电话。电话中女生说,她的心情日志在转发过程中逐渐变了样。“……(她也不知是怎么被添了些细节),‘听说’的情感坎坷成了确定无疑,杨老师等的信也成了确定的当年恋人、未婚妻许诺的信,还有老人因此终身未婚等等‘感人’情节……”
在博文中王老师还提到:“当事学生为拒绝采访,换了手机号,删了人人网的心情日志,希望一切回归原点……”
【8月28日】
凌晨1时许,“常识报刊亭”发表《【关爱在行动】看望送信老爷爷》的文字。而同一天,王红老师又接到这名女生的“求助”电话。因为女生所写的心情日志被国内外一些媒体“利用网络材料在没采访当事人的情况下做了报道”。“这次真的要哭了……”这是王老师在博文中形容女生给她打电话时的状态。
【8月30日】
晚上10时许,志愿者负责人在“常识报刊亭”中发表文章《【关爱送信老人杨忠渭】之好事难为》,其中提到了媒体蜂拥而至关注此事,以及后来的各种影响,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知情人士透露
发帖学生情绪“崩溃”
除了从网上找出各种信息还原当时发帖情形外,昨日,记者又来到川大试图寻找张观妙同学,但无果。后经过辗转联系,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此事原委。
“这件事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学生们的想象。”知情人士说,发帖学生最初是听说义务送信多年的杨忠渭老人生病、又孤身一人的情况下,发起了关爱老人行动。没想到这个故事被网络疯传后,竟偏离了初衷,“动人感情”也多了很多细节……”事态如此发展,也让发帖学生的情绪“崩溃”。
川大老师写日志:赞赏发帖同学
昨日下午,川大老师刘黎明在人人网发表日志《张观妙,你依然让我感动》,“今天,《成都晚报》发表记者调查,声称网传川大教授苦等情书50年多有不实,并以‘情圣’亲自辟谣。原来,这只是个传说。有些川大学生难以接受,指责媒体无良。”
在日志中,刘老师从3个技术层面分析了此次“网传事件”,“其实,从技术的层面看,如果《成都晚报》所述属实,则记者并无大错,第一、杨忠渭毕竟成公众人物,他的私人经历就不再属于自己;第二、“杜撰”一词似乎混淆了无意或有意、善意或恶意之间的区别,但我们完全应该尊重别人选择立场的权利;第三、你有什么权利要求记者一定要在这样的短文里详尽分析这个故事广泛流传背后的社会饥渴呢?”在日志最后,刘老师对张观妙的发帖举动表示赞赏:“你依然让我感动!”
“网传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最近几日,这个“让地球都哭了”的段子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经本报昨日报道,渐渐揭开了这段爱情故事神秘的面纱,美好的爱情落空了,网友们坐不住了,纷纷在网上发表言辞激烈的评论。当然网友是众说纷纭:有褒的,赞杨老的爱心、大学生的敬老心和“杜撰者”的善心;有贬的,批“杜撰者”炒作;也有持中立意见的,他们更多的是对“网传事件”的反思。
网友蒙毅:请给我们留点美好好不?哪怕是想象也好啊!
网友mario_mars:我觉得这种真实的版本比那些无良记者写出来的知音体的东西要感人得多。
网友灰太狼:别把善良的老人当做炒作对象。
网友籽言:不管爱情故事是不是真的,看得出来在老人的心里面始终还保留着当年那份青涩的爱情……虽然风风雨雨几十年他过得十分清贫,但正如楼上所说,这么多年他是孤独的,但并不寂寞。他的晚年寄托是免费为同学们送信,看得出来这件事情让他感到很充实……
成都晚报记者张欧锁千程刘沁摄影王红强
评论
面对杨忠渭的故事
不虚妄也不悲观
林波成都晚报评论员
“我知道,思念这庸俗的字眼,将如阳光下的黑影,我逃他追,我追他逃,一辈子……”这样忧伤、曼妙的情话,出自电影《海角七号》中的那七封情书。
在我们关于杨忠渭的报道刊发之前,相信会有无数的人,希望老人某一天真的能收到这样一封充满思念、浓情的书信,在一个真爱稀缺的时代,我们对这样的故事,一直带着强烈的渴望、期许,有时甚至到了饥渴的状态。所以,杨忠渭的故事才会被高速、密集地传播,被热烈、持久地围观,并让人动容、感叹,无非是这个故事里的某些元素,比如他对爱情的执着、坚守,恰恰是这个时代所匮乏的,是人心向往的。
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焦虑、纠结、困顿,似乎可以在这样的故事中得到释放、消解、转化。所以,这样的故事,容易转手、传播、复制、放大、变形。故事从每一个人手上和嘴上经过,就会被又一次创作,创作者个人的爱憎、趣味、价值观,以添加或删除一些细节甚至情节的方式得以注入、呈现、传递。但在多数时候,这些人并没有恶意,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他都会本能地放大一个事件中他以为美好、可贵、值得张扬的那一部分,目的是让其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就像王功权私奔时,许多人喜形于色,“我又相信爱情了!”但王功权也好,杨忠渭也好,他们那些最初艳丽、动人的遭遇、过往,当一切尘埃落定,也就如红玫瑰变成了蚊子血,这才是一地鸡毛的现实生活。
西方有句谚语:“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罗曼蒂克的想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真相有时令人沮丧、失望甚至悲观,就像杨忠渭的这个诗意和伤感交织的故事的真相浮出水面时,不少网友宁愿选择依旧活在想象中,他们愤怒:你们为什么要毁掉我们的这个美好想象?而这一戏剧性逆转,也让最初的发帖者,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我们并不想质疑发帖者的动机,事实上,发帖的初衷正是为老人寻求社会的关爱。但这个故事不断演绎、放大到最后的失真,或许我们并不能苛求并非职业传媒人的发帖者,保证其帖子的内容具有专业媒体的真实性、公信力,而在这个帖子已产生广泛影响力的时候,专业媒体的介入,就有了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也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一次颇具深意的互动。
朱德庸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思考是一种抄袭,我们大多数的生活是一种模仿,我们大多数的感情是一种廉价,我们大多数的幸福是一种交换!”那么,获得独立的思考、个人化的生活、有价值的感情、有尊严的幸福,一个必然前提是:我们知道生活原本的样子,就像面对杨忠渭的故事,不虚妄,也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