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穿高跟鞋的女性才容易患上拇外翻。然而,郑州京科保髋医院的专家指出,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其实同样是拇外翻的高发群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为严重。教师、导购、服务员、厨师、安保等职业群体,常年负重于脚部,若再缺乏正确的足部保健意识,拇外翻便会悄然“找上门”。
拇外翻是一种足部结构性畸形,通常表现为大脚趾向外偏斜、第一跖骨内移,并伴有跖骨头处的关节突起、摩擦疼痛。它的发生与遗传、鞋型、步态、足底结构等多个因素相关,而“负重时间过长”则是一个常被忽视却极其关键的诱因。
站立工作者每天在地面上保持同一姿势数小时,足部长期承载身体的全部重量。如果没有足够的间歇性休息和支撑性良好的鞋子作为保护,脚趾和跖骨的压力会不断累积,逐步改变足部的受力模式,诱发骨骼结构变形。特别是在站立时身体略微前倾的姿势,会使前脚掌承受过多重量,而这正是拇外翻的常见“起点”。
郑州京科保髋医院的临床数据表明,不少拇外翻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疼痛,仅在穿鞋时感到脚趾部位逐渐“顶不进去”,或在下班后出现轻度酸胀,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所致。然而,随着站立工作的年限增长,足部肌腱和韧带逐渐松弛,大脚趾开始向外偏斜、足弓塌陷,继而引发疼痛、摩擦炎症,甚至出现锤状趾、拇囊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正常行走和生活质量。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拇外翻通常是缓慢进展的过程,很多站立工作者在初期并不重视,往往等到症状加重、足部变形明显时才寻求治疗,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保守治疗的黄金阶段,不得不选择手术矫正。
预防拇外翻,对于长时间站立的工作者来说,应从日常生活做起。首先,选择合适的鞋子至关重要——鞋头宽松、不压趾,鞋底有良好支撑,能够有效缓解前脚掌的压力;其次,工作期间应尽可能安排坐下休息的时间,或通过抬脚、伸展足部肌肉来改善血液循环;此外,适当使用足弓支撑垫或定制矫形鞋垫,也能起到支撑骨骼、稳定姿态、减缓结构变形的作用。
郑州京科保髋医院提醒:站立职业群体要高度警惕足部长期负重带来的潜在伤害,一旦发现拇趾偏斜、走路时出现疼痛、鞋子变得不合脚等现象,切勿拖延,应及时前往专业医院接受足部评估和干预治疗。通过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遏制拇外翻的进展,避免其发展为更复杂的足部疾病。
职业不能换,但健康的足步可以守护。郑州京科保髋医院将继续致力于足病科普与治疗,为广大站立工作者的行走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