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有些常见的“小毛病”,症状虽然局限,但治疗起来却不容易,汗疱疹就是其中一例。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为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近来还注意到镍、铬等金属的系统性过敏。精神因素可能为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一般于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入冬自愈。典型损害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成群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水疱内含清澈浆液,发亮,偶尔可变为浑浊。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时常感疼痛。周围皮肤正常。本病有程度不同的瘙痒及烧灼感。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疾病:水疱型手癣:症状:常先有足癣再有手癣,多为一侧性,一般不对称,可侵犯指甲引起甲癣,侵犯到手背,引起边缘成弧形的皮损,真菌检查阳性。2、疾病:汗疮型癣菌疹:症状:水疱较浅,疱壁较薄,常有活动的皮癣菌病灶,病灶后癣菌疹即自愈,癣菌素试验阳性。3、疾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症状:皮损表现主要是表皮剥脱,与汗疱症十分相似,有时很难鉴别。但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无明显的深在性小水疱。【治疗】1、内用药短程口服强的松,可迅速收效,一般强的松每日30毫克,连服5~7天。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2、外用药早期水疱性损害的治疗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l%酚炉甘石洗剂或3%~5%福尔马林外搽;开始脱皮时可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或软膏、曲安西龙尿素软膏等;局部反复脱皮、上燥疼痛者,可外用2%~5%水杨酸软膏、10%尿素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