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胃镜?

长春中西胃肠病医院

吃药前要求作胃镜的病人徐女士是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近一年来左上腹隐痛反反复复发作,饭也不敢多吃,稍微多吃点就觉得胃胀得厉害,有顶撑感,经常嗳气,一年来体重减轻将近5公斤。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医生告诉她,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容易癌变,需要定期复查胃镜。

据此,一年来,徐女士心情极其不安,先后复查胃镜4次,均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初见徐女士,医生即感其精神紧张,刚准备开药,徐女士却坚决要求再复查一次胃镜才吃药治疗,并反复强调其他医生说萎缩性胃炎容易癌变,让她定期复查胃镜。而胃镜的诊断依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生”。

徐女士疑惑:萎缩性胃炎离癌究竟有多远?所谓的定期复查胃镜的“期”具体为多长时间?多次反复如此复查胃镜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萎缩的来由

大家都知道,胃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胃黏膜。胃黏膜表面上覆盖有多种腺体细胞。不同腺体细胞有不同功能:有的通过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从而使食物容易通过;有的分泌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的消化;有的分泌盐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环境,且有杀菌、抑菌等功能。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正常腺体萎缩甚至消失,腺体功能下降。因而萎缩性胃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其实,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但有的病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医学上认为的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他们担心癌变,精神负担很重,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

中度以上较危险

近年来,国内外对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认为,萎缩性胃炎尤其是有中度以上肠化生及异形增生的,较易发生癌变,而轻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可能性小。

所谓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

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很少可不经过几个阶段而直接从正常转化为恶性的。因此,行胃镜检查时,医生特别重视病理检查结果。同时,根据科学推算,正常胃黏膜发展到癌变,一般需要16-24年之久,可见,病人完全有时间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与胃约定检查期限

因此,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朋友不必过分紧张,但也要认真对待。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1%。加强定期随访监护,并在胃镜下作活检,以注意其癌前变化的动态演变,是当前胃癌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减少胃癌的发生,又方便病人,并符合医药经济学的要求,不伴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病人,可每1-2年行内镜和病理随访1次;活检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的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1年左右随访1次;萎缩性胃炎伴有息肉、异型增生,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复查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为10%以上),须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胃镜的好与坏

胃镜可以直观地发现微小病变,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那么,胃镜是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越勤快越安心呢?其实不然。胃镜检查的频率应依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由专业医师建议而定,多次不必要的检查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经济上的浪费,同时多次钳取黏膜作病理检查,每次都伴随着出血甚至大出血的危险,也加大医源性传染的风险。

附件:萎缩性胃炎的分级

根据腺体萎缩涉及的范围或者减少的数量,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

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病变范围较轻度广泛。

重度:胃窦部腺体大部分萎缩p减少,仅残留少数正常腺体,大p小弯腺体萎缩;或黏膜明显变薄,原有腺体完全萎缩p消失,而代之以化生腺体。

什么是肠化生

所谓肠化生,即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肠化生是胃黏膜常见病变,见于多种慢性胃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肠病,急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早癌筛查的计划安排和内容选择的个性化定制。

擅长:消化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擅长急慢性腹泻,长期大便不正常,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

擅长: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以及中医养生疗法,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研究,具有专病、专科、专方、专治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并且疗效显著。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