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的自我身心调整法

长春中西胃肠病医院

自我身心调整法,强调练习者有意识地将自己处于宁静、愉悦的状态中,通过调心、调息和调身3种途径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以达到强体健身、防治疾病的作用。

三调

调心要求锻炼者摒除杂念和各种不良心理,从而获得、建立良好的心理,终发挥良性思维的能动作用,此法有利于调整大脑和脏腑的功能。

调息是指自觉地调节呼吸,不同于平常呼吸的是,它要求在练功时采取特定的呼吸方法,适当控制呼吸的方式、节律、频率和深度,以协调脏腑功能。

调身是指自觉地调整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亦称之为“炼形“,它将有意识地将人体姿势调整到自然、放松的状态,起到疏通全身经络、畅达一身气血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应用自我身心调整治疗消化性溃疡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经2~3个月的治疗后,80%以上的患者食欲增加,且嗳气、恶心、呕吐、反酸及腹胀、腹痛等症状都得到明显缓解。

同时,胃镜、钡剂及胃动力等检查提示溃疡病变出现好的转变,这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引起,而通过自我身心调整法的治疗,锻炼者“三调合一“能够顺利进入一种“松静“的状态,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练习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练习的环境必须干净和安静,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练习,都应选择清静且空气清新的场所,避免嘈杂的环境扰乱心境;

其次,《黄帝内经》中曾提到一种舒适、放松的状态,即“披发缓形“,练习者无论采取卧式、坐式还是站式,都应宽衣解带,解除身体上的束缚,这样才能使全身血液循环不受阻碍;

后,保持心神安定,精神愉悦,倘若练习者心情抑郁、烦躁或杂念纷纷,则不易入境,直接影响到练功的效果。

精神内敛,意守丹田

精神内敛,意守丹田“又称“调心“,想像在脐下1.5寸处的气海穴(丹田)的位置上,形成一个以该穴为中心的球形,使意念集中,不存一丝杂念。

整个内敛、意守的过程不可无意去守或强守,一切均以自然为度。练习时,体会空气在气管中的流通,体会呼吸带来的胸部起伏,达到“意念合一“。

此外,也可选择将意念集中于“膻中“(两乳之间),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低血压或月经量多者可意守膻中。

姿势

在充分放松的前提下,练习的姿势有4种可以选择,包括仰卧位、侧卧位、端坐位盘腿。初学者以卧式为宜,驾轻就熟之后可进行坐式和站式的练习。现将常见的坐式、仰卧式及侧卧式的要领介绍给大家。

调节呼吸

又称“调息“,包括“吸一停一呼一吸……“、“吸一停一吸一呼……“和“吸一呼一停一吸……“3种呼吸法,周而复始,循环不休,整个过程中呼吸都应平静而均匀,缓慢进行。

呼吸时,使气下沉丹田,尽量不产生呼吸的声音,逐步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的条件反射,需要耐心培养,不可操之过急。一般选用“吸一停一呼一吸……“和“吸一呼一停一吸……“两种呼吸法,精神紧张、胃肠功能低下者宜用“吸一停一呼_吸……“的呼吸法,胃肠功能亢进者宜用“吸一呼一停一吸……“的呼吸法。

收势

这是身心调整的后一个环节,不能急于收势,而应以脐为中心,一掌心按其上,对侧掌心贴于前者的手背上同时揉转,先由内向外,由小圈到大圈顺时针转30圈,后由外向内,由大圈到小圈逆时针转30圈,后止于肚脐处,之后便可随意活动,勿做剧烈运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肠病,急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早癌筛查的计划安排和内容选择的个性化定制。

擅长:消化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擅长急慢性腹泻,长期大便不正常,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

擅长: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以及中医养生疗法,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研究,具有专病、专科、专方、专治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并且疗效显著。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