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性胃肠病

长春中西胃肠病医院

据有关专家统计,人们对功能性胃肠病的概念十分陌生,对该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非常缺乏,绝大多数具有功能性胃肠病症状的患者不知道要到医院治疗,只有约四分之一不到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主动到医院就诊。

功能性胃肠病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的综合病征,在患者群中,一般18至30岁为高发人群,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学习或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有关,女性多于男性。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符合功能性胃肠病诊断的患者占到了34.3%,而主动到医院寻求专科医生帮助治疗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还不到四分之一。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为主,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长且始终没有合理治疗,还伴有失眠、焦虑、头昏等症状。因此该病的科学治疗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要结合心理、精神、饮食、病症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胃肠道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当胃肠道出现感觉和动力异常等情况,就会引发功能性胃肠病,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学习节奏,缓解各种紧张情绪和压力,可以有效防治功能性胃肠病,当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恶心、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时,患者千万不要私自乱用药,要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临床表现

1、功能性食管病

(1)功能性烧心患者有烧灼样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2)食管源性的功能性胸痛患者有非烧灼样胸骨后疼痛或不适。

(3)功能性吞咽困难患者对固体和(或)液体食物粘附、留存或通过食管感觉异常。

(4)癔球症患者持续或间断发作的咽喉部非疼痛性团块感或异物感,好发于中年妇女。

2、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1)功能性消化不良

必须符合以下一点或一点以上: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感,症状描述确切,不像罗马Ⅱ型诊断标准曾有多种症状表述,包括上腹不适、胃胀气、恶心等症状,诊断概念模糊,使医生不易掌握。

(2)嗳气症分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嗳气时常伴随响亮的声音。

(3)恶心与呕吐症

分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及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慢性特发性恶心:发作频繁,不常伴呕吐;功能性呕吐:呕吐平均每周发作1次或1次以上;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同样的呕吐反复急性发作,但每次发作,持续不超过1周,患者常有偏头痛家族史或病史。

(4)反刍综合征

患者持续或反复将刚进食、咽下不久的食物反流口中,然后吐出或重新咀嚼吞咽,反食前无干呕。患者不存在食管运动障碍,亦无胃食管反流病,食管24小时动态pH检测正常。

3、功能性肠病

(1)肠易激综合征分为2个亚型,即以腹泻为主型和以便秘为主型。

(2)功能性腹胀患者反复出现腹胀感或可见腹部膨胀,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部分患者无法明确胀气部位,可用肉眼观察或腹部体检感触到。

(3)功能性便秘

患者无腹痛,不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必须符合以下两点或两点以上,至少25%排便感觉费力,至少25%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至少25%排便有不净感,至少25%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至少25%排便需以手法帮助。

(4)功能性腹泻患者至少75%的排便为不伴腹痛的松软(糊状)或水样便。

(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患者有肠道症状,不是由器质性疾病所致,且不符合上述诸病的诊断标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肠病,急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早癌筛查的计划安排和内容选择的个性化定制。

擅长:消化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擅长急慢性腹泻,长期大便不正常,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

擅长: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以及中医养生疗法,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研究,具有专病、专科、专方、专治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并且疗效显著。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