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表现为瘢痕形成、瘙痒、疼痛、硬度、过度生长等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瘢痕形成
瘢痕形成是皮肤创伤后胶原蛋白异常增生的结果,主要是由于真皮层受到损伤后,机体为了修复受损组织而过度产生胶原纤维。瘢痕通常出现在皮肤受伤或手术切口处,可能伴有红色、肿胀等症状。
2.瘙痒
瘙痒是由神经末梢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的,与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有关。瘙痒感通常出现在瘢痕周围区域,严重时可影响睡眠质量。
3.疼痛
疼痛可能是由神经受压或瘢痕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的,其发生机制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疼痛一般集中在瘢痕区域内,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刺痛不等。
4.硬度
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使其变得坚硬,这是由于成纤维细胞合成过多的胶原蛋白所致。瘢痕的硬度可以从轻微的触感不同到像石头一样的坚硬,尤其是在活动或按压时更为明显。
5.过度生长
过度生长与局部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某些基因突变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去控制。过度生长的组织可能会向周围健康组织扩散,形成隆起的肿块,常见于瘢痕疙瘩。
针对瘢痕疙瘩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组织活检等以评估病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搔抓或摩擦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