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区别主要在于病程、症状和检查结果。急性前列腺炎发病急骤,症状明显,治疗需及时;慢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症状反复,治疗重在调理。通过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急性前列腺炎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或下腹部剧痛,严重时可伴有全身感染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前列腺肿胀、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和尿常规常显示白细胞增高,前列腺液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可显示前列腺增大、充血。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较为隐蔽,常见尿频、尿不尽、会阴部或下腹部不适、性功能障碍等。体格检查前列腺触诊可有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中,前列腺液白细胞增多但不如急性期显著,细菌培养可能为阴性。影像学检查通常无特异性表现,但可通过长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方法上,急性前列腺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疗程一般2-4周。同时可配合解热镇痛药和对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则需长期管理,首选药物治疗如坦索罗辛、非那雄胺、植物提取物等,疗程至少3个月。物理治疗如前列腺按摩、热疗也有一定效果。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久坐、规律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对缓解症状有帮助。
确诊前列腺炎类型需结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应根据急慢性不同特点进行个体化制定,急性期需及时抗感染,慢性期则需长期调理和管理。定期复查和随访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