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前列腺炎可通过直肠指检、前列腺液分析、尿液和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综合确诊。诊断需结合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及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配合物理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
1、直肠指检与前列腺液分析
直肠指检是初步筛查手段,医生通过触诊判断前列腺大小、质地及压痛情况。前列腺液分析需采集前列腺按摩后分泌的液体,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计数是否超过10个/高倍视野,同时进行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类型。若白细胞异常且细菌培养阳性,结合尿频、尿痛等下尿路症状可初步确诊。
2、尿液与血液实验室检测
分段尿试验四杯法能区分感染来源:初段尿反映尿道状况,中段尿检测膀胱,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包含腺体分泌物。血液检测包括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急性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慢性病例需检测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以排除肿瘤风险。
3、影像学辅助诊断
超声检查分为经腹和经直肠两种方式,能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或钙化灶。核磁共振MRI适用于复杂病例,可清晰分辨前列腺组织与周围器官结构。尿流率测定评估排尿功能,排除膀胱出口梗阻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急性期优先使用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头孢三代头孢曲松或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疗程2-4周。慢性感染者联合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改善排尿,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缓解疼痛。顽固性病例可经尿道灌注庆大霉素等局部给药。
非药物干预包括每日温水坐浴40℃持续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定期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长时间骑行或久坐,建议使用中空坐垫。饮食增加番茄、西兰花等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限制酒精和辛辣刺激。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每日慢跑30分钟提升免疫力。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准确诊断需多维度检查相互印证,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或会阴部胀痛时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防止转为慢性炎症。愈后保持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每年进行前列腺超声复查。合并尿潴留或反复感染者需评估手术必要性,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