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肠癌的现代治疗体系中,免疫治疗,特别是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为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干预选择。然而,并非所有直肠癌患者都适合接受此类治疗。其适用人群通常与肿瘤的分子特征密切相关,例如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或错配修复功能(dMMR)情况。临床观察显示,具有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的患者,在接受PD-1/PD-L1抑制剂后,可能表现出相对持续的疾病控制趋势。
咸阳肿瘤医院在引入现代治疗技术的同时,注重结合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考虑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医院通过规范的病理检测和分子分析,协助判断其是否属于可能获益的群体。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理念,运用院内多年应用的中药制剂,辅助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能力,减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周期。
李去病院长指出,直肠癌的治疗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技术或药物,而应从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制定系统性策略。免疫治疗虽然为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路径,但其应用仍需谨慎评估,避免盲目使用。过度依赖单一手段,可能打破机体原有的平衡,影响整体康复进程。
在咸阳肿瘤医院,临床团队重视治疗的整体协调性,主张在控制肿瘤发展的同时,保护患者的消化功能、免疫能力和心理状态。许多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干预后,实现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生存,部分病例生存期已超过二十年。这些长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印证了“改变内环境、控制病灶发展、维护生活质量”这一理念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