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是接触毒隐翅虫的体液而引起的急性皮炎。【简要诊断】1、皮损特点:条索状、斑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小水疱及脓疱,部分融合成大疱,可继发糜烂、结痂。2、分布: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四肢等。3、自觉症状:明显瘙痒、灼痛或灼热感。4、可伴有发热、头晕、恶心、呕吐、局部淋巴结肿大等。5、本病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气多发。【预防要点】1、发现灯下飞虫成群飞舞,可喷射杀虫剂。2、不要在灯光下睡觉。3、一旦发现隐翅虫虫体落在皮肤上,立即将其吹走或轻轻拨开,不要用手拍打压碎。防止接触其体液。【治疗】1、如已出疹,尽早用肥皂水清洗皮肤。2、外用药治疗: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或炉甘石洗剂。如有脓疱,加用抗菌药(莫匹罗星)软膏。如脓疱融合成片或糜烂、渗出,按急性皮炎的处理原则治疗,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冷湿敷,再涂氧化锌油。3、内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扑尔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