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温州建国康复医院

腰椎椎管狭窄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1、物理治疗:各种物理因子(声、光、热、磁等)均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消除炎性水肿和局部硬结,缓解疼痛。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中频电疗、外线光疗及磁疗等。

2、推拿及按摩治疗:手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舒筋活络,疏散淤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可分为掌按揉法、腰部按抖法、直脚曲腰法和蹬腿牵引法。

3、外固定治疗:

(1)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2~3周,症状严重者可采用屈曲型石膏背心或支架固定,减少腰后伸的动作;

(2)采用有效且患者能够耐受的牵引方法,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2~3周为一个疗程。

4、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及症状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腰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的神经组织和血管所受的压迫。手术常用的方式为神经根减压术、椎板间扩大开窗术、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术者经验选择应用。

5、对患有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进行以上康复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心理调护。医生和患者家属应主动了解患者思想及心理活动,进行有关知识的教育及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2)日常卧姿正确。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采取侧卧姿势睡觉,使腰椎后凸,以增加椎管容量,减少压迫;

(3)功能锻炼。病情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及腹肌锻炼,与此同时还可以练习行走、下坐、蹲空、侧卧外摆等动作以增强腿部肌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从事骨科关节疾患,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腱鞘炎等各类慢性疼痛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复杂性疼痛性等疾病,开展运动、作业、物理治疗及motmed的运用、颈腰椎牵引等项目。

擅长:治疗各类急性中毒、神经内科、心血管、呼吸、消化等急危重病、颅内感染、脊髓病变、各种头痛、各型癫痫等。在脑性瘫痪及各类脑损伤病、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