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需通过血液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以及凝血功能检查明确病情,并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终确诊。早期精确诊断有助于调整治疗策略,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血液常规检查是初步筛查的基础,可发现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值,通常少于100×10⁹/L,同时可能伴有贫血或白细胞异常。骨髓穿刺检查则用于探查血小板产生的原发问题,明确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是排除其他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凝血障碍,比如凝血因子缺陷或纤维蛋白原异常。针对不同病情,可能还需检测抗核抗体、自身抗体或病毒抗体等,帮助识别是否伴随自身免疫疾病或感染诱发因素。
明确病因后,患者应配合医生制定适合的治疗策略,轻中度病例通常可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必要时可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如果药物无效或病情严重,则可能需行脾脏切除术以减轻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饮食调理也不可忽视,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橙子、西兰花以促进血管弹性和正常凝血,避免高危运动和服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早就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医疗方案,有助于有效控制病情。
TAG:
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