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术前检查

武汉国粹中医医院

肺肿块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有没有机会手术?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取决于肿块的性质及局部情况、有无远处转移、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肺)的基本功能状态等。

术前相关检查主要是为了尽量明确诊断,判断有无转移,判断患者心、肺等脏器功能如何,能否耐受手术。完善检查后我科所有教授在一起讨论是否应该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何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风险有多大,如何避免出现手术并发症等。

一、判断肿块的性质及局部情况

1、胸部X线检查:胸片是首选和基本的检查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

2、胸部CT扫描:被公认为肺部肿块患者首选的断面检查方法。CT扫描在检出更小或隐蔽部位病灶、帮助定性诊断、进行准确分期方面均能较胸片提供更多信息,而胸部增强CT扫描能更有效鉴别大血管和淋巴结等。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组织的改变,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同时纤支镜检查能了解气管及支气管等大气道的腔内情况,对于肺手术至关重要。

4、肺癌肿瘤标记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痰液的检查:针对伴有肺部感染者,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找到感染的细菌及有效的抗生素,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还可进行痰细胞学检查,有的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从而确定诊断。

二、判断有无远处转移

1、腹部B超及CT:肝脏、腹膜后、肾及肾上腺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需要腹部B超或CT明确有无腹部转移。

2、头部CT:近年来由于对肺癌患者头部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为治疗赢得了时间,单纯脑转移可分期手术,效果好。

3、骨扫描:骨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三、判断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肺)的功能如何

1、心肺功能检查:心肺功能是手术前的重要评估内容,对制定手术方式和评价术后肺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包括心电图、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心脏彩超、长程心电图等检查。

2、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输血全套、血型等可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为手术做好准备,提高手术的性。

3、其他检查,当合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及肝、肾疾病时,则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术前辅助检查的根本目的在于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计划,积极治疗,争取获得完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运用“扶正祛邪·抗癌消瘤”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胆癌、宫颈癌、肾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脑瘤等;尤其针对肿瘤康复治疗有精深造诣。针对每个患者病因、病情制定个性化专属诊疗方案,减轻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在中晚期肿瘤治疗方面,以配伍精当、收放自由、存活率高而闻名业内,深受患者肯定。

擅长:中医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胆管癌、胰腺癌、肠癌等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诊断有独到见解,采用扶正祛邪·抗癌消瘤技术让众多肿瘤疾病患者得到了治疗,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体系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经通络等方式,消除邪气对人体的侵犯、干扰和对正气损伤,以保证正气的恢复,邪去正自安。该项技术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深受业界同行的认可。

擅长:临床中常运用和扩大运用传统经典方剂,善用“六经辩证”和“脏腑辨证”传统中医理念调治各种疑难疾病。如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皮下结节、肝肾结节等结节疾病;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甲状腺囊肿等甲状腺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胃肠病;头痛、贫血眩晕、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慢性咽炎、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新冠肺炎及后遗症、肺大泡、肺脓肿、肺气肿、心肺病、肺涨等呼吸系统疾病;不孕不育、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精子活力低下、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以及失眠抑郁、糖尿病、痛风、耳聋耳鸣等方面均有独特的诊疗方法。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