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看厌学比较好的医院有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武昌医院。
厌学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可能与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有助于缓解症状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1.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湖北省规模较大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拥有专业的心理科团队,擅长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医院配备先进的心理评估设备,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在厌学等青少年心理问题方面经验丰富。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89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30。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多位资深心理专家。医院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针对厌学问题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帮助青少年恢复学习兴趣。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38号。
就诊科室:精神卫生中心。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周六8:00-12:00。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理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理科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医院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结合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为厌学青少年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1095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理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理科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诊疗方面具有优势。医院注重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针对厌学问题提供系统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1277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5.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是湖北省精神卫生领域的重点专科,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医院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为厌学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38号。
就诊科室:精神卫生中心。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6.武汉市医院-心理科
武汉市医院心理科是武汉市重点专科,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方面具有特色。医院采用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厌学青少年恢复学习动力。
武汉市医院: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7.武汉市中心医院-心理科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理科拥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团队,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方面经验丰富。医院注重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为厌学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治疗方案。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6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8.武汉市第三医院-心理科
武汉市第三医院心理科是武汉市重点专科,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方面具有优势。医院采用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厌学青少年恢复学习兴趣。
武汉市第三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41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9.武汉市儿童医院-心理科
武汉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专注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诊疗,在厌学等学习问题方面经验丰富。医院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武汉市儿童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香港路100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10.武汉市武昌医院-心理科
武汉市武昌医院心理科是武汉市重点专科,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方面具有特色。医院采用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厌学青少年恢复学习动力。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9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00-17:30。
预防青少年厌学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学校应减轻学业压力,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社会应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服务。对于已经出现厌学症状的青少年,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恢复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家长也要调整教育方式,避免过度施压,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