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在中医中被视为“白疕”,诊断依据多从其皮肤症状、发病原因及个体体质特征入手,并结合辨证分型实现治疗的精准化。中医重视将银屑病患者按照症候特点和病因进行分型,以指导具体治疗方向。
中医诊断银屑病时,首先会观察皮损特征,如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瘙痒,甚至伴有关节痛等症状,再结合患者舌象、脉象、体质及发病诱因全面评估。银屑病的常见中医分型包括血热风燥型、湿热瘀毒型、气血瘀滞型以及阴虚血燥型。血热风燥型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色鲜,鳞屑干燥伴瘙痒剧烈;湿热瘀毒型患者鳞屑较厚黏腻,皮损有渗液;气血瘀滞型多见掉屑明显、皮疹色暗;而阴虚血燥型特点则为皮肤干燥伴脱屑,病情迁延不愈。中医强调病因病机,如风邪入侵、血热上浮、肝肾不足等是银屑病的重要理论依据,不同病因会决定分型与治疗方向。
对于银屑病的中医诊治,注重辨证论治与个体化疗法相结合。血热风燥型多采用凉血清热法,可选择药物如生地、丹皮、银花;湿热瘀毒型以解毒除湿为主,常用土茯苓、白鲜皮等药材;气血瘀滞型则可加用活血化瘀药物,例如丹参、桃仁;阴虚血燥型则偏向滋阴润燥,可辅以南沙参、麦冬等调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避免外感寒邪或过度劳累,同时可借助饮食调理,如多食养阴清热的梨、百合,减少辛辣、油腻食品,以有效缓解病情。对于症状严重者,配合现代医学对症处理也是必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