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并不会直接通过接触感染他人,主要原因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虽不具备传染性,但其发病机制复杂,需对诱因加以重视。
遗传因素是银屑病发生的重要基础,如果家族中有银屑病病史,那么后代患病风险较高,这表明银屑病与多基因遗传密切相关。免疫系统异常是银屑病的核心病因之一,患者的免疫细胞对皮肤细胞的攻击引发了皮肤炎症和加速的细胞增殖,形成鳞屑和皮肤斑块。环境因素如压力、感染、气候变化、受潮寒冷、皮肤损伤或药物使用如β受体阻滞剂、锂剂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感染性因素如链球菌感染等也能触发银屑病,尤其在儿童中常见。而外伤性因素如划痕、割伤,不仅可能导致皮损,还可能出现科比纳现象,即在伤口处出现新的银屑病皮损。
不仅需使用药物控制,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卤米松、维生素D3衍生物软膏如卡泊三醇软膏或联合使用光疗等,还需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保持皮肤滋润、选择温和的护肤用品、防晒并注意皮肤护理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上,应减少酒精、辛辣食物及高脂饮食的摄入,增加鱼类、富含抗氧化剂的蔬果,有助于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必要时可服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甲氨蝶呤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循环监测病情,避免反复发作。
银屑病患者要学会管理压力情绪,通过瑜伽或者冥想减轻心理负担,以降低复发率。如果出现皮损面积扩大或伴随强烈瘙痒、疼痛时,应尽早就医,进行精准诊断与治疗。银屑病虽难,但通过科学治疗和长期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