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引起的癫痫确实可能危及生命,因为低钠血症会导致脑细胞水肿,影响神经功能,严重时可能引发脑疝或呼吸衰竭。低钠血症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低于135mmol/L。钠离子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的重要电解质,一旦浓度过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异常反应。
低钠血症的常见原因包括水分摄入过多、肾脏功能异常、药物或某些疾病(如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当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下降时,水分会从血液中进入脑细胞,导致脑细胞肿胀。这种肿胀会增加颅内压力,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进而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因呼吸抑制或脑疝而危及生命。
如果出现低钠血症相关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癫痫发作,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确认钠离子浓度,并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轻度低钠血症可能通过限制水分摄入或调整饮食来改善,而严重低钠血症则需要静脉注射高渗盐水或其他药物来快速纠正钠离子浓度。
预防低钠血症的关键在于保持电解质平衡。日常生活中,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尤其是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服用利尿剂等药物的人群,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或用药。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切勿自行处理,及时就医是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