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在人们的身上出现,其可引发的危害也是较大的,其中,因为胆结石出现胆囊萎缩的状况,就需要人们多加重视,那么,胆结石胆囊萎缩应该怎么办呢?
部分胆囊结石病人,由于胆囊炎症的反复发作,胆囊壁逐渐产生炎症增生、纤维化,以后慢慢形成疤痕。如此反复发作,胆囊逐渐萎缩,甚至紧贴于胆结石上,完全失去收缩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硬化萎缩性皱缩胆囊”。它实际上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长期发作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石性胆囊炎。
萎缩后的胆囊壁变厚,从正常的1~2毫米增至5—6毫米,甚至可达1厘米。胆囊失去弹性,胆囊变硬且小,有的不及原来的一半大。胆囊失去原来那种呈淡蓝色、薄薄的囊状形态,它与胆管、十二指肠或部分结石紧密粘连在一起,里面紧紧地包裹着一堆结石。结石之间既无空隙,也无胆汁。
单纯的胆结石,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处理并不困难。在胆囊没有受到严重破坏之前,胆囊是个好胆囊,保胆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而当胆囊萎缩,已经丧失功能时,则应该尽早切除这个慢性病灶,而不是坚持毫无原则的保留胆囊。海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大量的临床病例发现,凡是胆囊结石,手术前没有明显症状,特别是不伴发热的病人,手术后均无后遗症,反之则效果稍差。
因此,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胆囊萎缩的患者,手术越早越好,患者越没有症状越好(往往炎症较轻,进一步超声检查即可诊断)。
在出现胆结石胆囊萎缩后,患者要想尽快的摆脱该症的折磨,就可以按照上文所支招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从生活和饮食上做好相关的调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