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形成的过程
牙周病的罪魁祸首是细菌,它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细菌附着于牙齿或口腔软组织伤,形成菌斑,菌斑长期停留在牙面和牙周上,就会与口腔中残留的食物碎渣和唾液中的矿物质等钙化形成牙结石。
牙结石不仅刺激、压迫牙龈,而且其表面更易形成菌斑,不宜去除,为细菌提供了一个破坏牙周组织的基地,进而引起牙龈红肿、出血和牙周韧带的破坏,并导致支持牙齿的牙槽骨被破坏和吸收,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
牙周病的治疗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治病因素,包括口腔自洁,拔除预后较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选用抗菌药物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第二阶段: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
第三阶段:永久性修复治疗,第二阶段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
第四阶段:复查复治阶段
每半年检查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定治疗计划。
注意:在基础治疗和复治阶段,洗牙时一定要提防被交叉感染。
牙周病的预防
1、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有效的方法是每天坚持正确有效刷牙,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2、除去局部刺激因素,通过三维舒适洁牙清洁牙齿和刮除牙周结石、牙垢、矫正不良修复体及矫治食物嵌塞。
3、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4、牙周病发病后应积极治疗,若拖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齿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