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情特点不同,运动康复的方式和目标也存在差异。科学的运动康复能帮助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缓解疼痛,但若运动不当则可能加重病情。把握疾病各阶段的“时间密码”,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现良好康复的关键。
一、早期阶段:以“维持活动度”为核心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主要表现为轻度腰痛、晨僵等,此时关节和脊柱的活动度尚未明显受限,运动康复的重点是维持关节灵活性,预防僵硬。可选择温和的关节活动训练,如脊柱缓慢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每个动作保持5-10秒,重复5-10次,每日1-2组,以缓解晨僵、保持脊柱活动度。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20-30分钟,每周3-4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运动时需注意避免剧烈拉伸或过度弯腰,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原则。
二、中期阶段:以“增强肌力”为重点
随着病情进展,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加剧、脊柱活动度下降等症状,此时运动康复需在维持活动度的基础上,加强肌肉力量训练,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可进行针对性的肌力练习,如靠墙静蹲:背部贴墙,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膝关节呈90°,保持10-15秒,重复5-8次,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俯卧位“小燕飞”(简化版):俯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轻轻抬起上半身和双腿,离开床面1-2厘米,保持3-5秒,重复5-6次,强化腰背肌肉。运动过程中要控制强度,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疼痛加重应及时停止。
三、晚期阶段:以“维持功能”为目标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现脊柱畸形、活动功能受限等情况,运动康复的核心是维持基本生活功能,预防并发症。可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借助扶手进行站立与坐下的练习,增强下肢协调性;利用弹力带进行上肢伸展训练,维持肩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中,可通过缓慢转身、低头拾物(在能力范围内)等动作,保持关节的基本活动功能。此阶段运动需格外谨慎,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脊柱损伤的动作,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康复都应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自身病情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运动前可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如缓慢转动颈部、腰部,避免突然发力;运动后进行适当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沈阳保髋骨科医院提醒您,运动康复是强直性脊柱炎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规范治疗相结合。若运动中出现持续疼痛、关节肿胀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康复方案。通过科学的运动,配合积极治疗,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搜索wx:沈阳保髋骨科医院预约挂号,为你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