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四类。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和甲癣;病毒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细菌感染如脓疱疮、丹毒和蜂窝组织炎;寄生虫感染如疥疮和虱病。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
1、真菌感染是真菌在皮肤、毛发或指甲上繁殖引起的皮肤病。足癣表现为脚趾间脱皮、瘙痒和水疱;体癣为环状红斑伴脱屑;甲癣导致指甲变厚、变脆和变色。治疗常用外用抗真菌药如克霉唑、特比萘芬和酮康唑,严重时可口服伊曲康唑或氟康唑。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共用毛巾鞋袜。
2、病毒感染由病毒侵入皮肤引起。水痘表现为全身水疱伴发热;带状疱疹为单侧疼痛性皮疹;单纯疱疹为口唇或反复水疱。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可缩短病程。水痘需隔离,带状疱疹可用止痛药,单纯疱疹避免接触皮损。
3、细菌感染是细菌侵入皮肤导致化脓性炎症。脓疱疮为脓疱,好发于儿童面部;丹毒为界限不清的红肿热痛;蜂窝组织炎为皮肤深层广泛红肿。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夫西地酸,严重时口服阿莫西林、头孢类。保持伤口清洁,及时处理皮肤损伤。
4、寄生虫感染是寄生虫在皮肤内活动引起的疾病。疥疮为剧烈瘙痒伴丘疹;虱病为头皮或体毛瘙痒并可见虱子和虫卵。外用杀虫剂如林丹乳膏、扑灭司林可杀灭寄生虫。疥疮患者衣物应高温消毒,虱病患者应剃除体毛。
传染性皮肤病种类多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是预防关键。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防止疾病传播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