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要怎么治疗
提及小儿脑瘫家长就感到头疼,小儿脑瘫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患者尽快的重获健康,家长要重视小儿脑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你知道早产儿脑瘫要怎么治疗吗?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在婴儿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谷氨酸、脑活素、脑复康等,病变一旦固定这些药物也就起不了作用。这时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酚等,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早产儿脑瘫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脑组织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使被损害部分的机能得到代偿,从而使早产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3、中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
4、手术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重要手段。
早产儿脑瘫护理技巧1、儿童脑瘫患儿动作迟缓,在确保基础上加强他们的活动量,对他们进行有规律的训练。多与儿童脑瘫患儿交流,对患儿多进行表扬,增加患儿的自信心激发患儿语言表达能力。
2、对患儿姿态进行纠正,保持正确的坐姿,并对患儿进行教育,要有耐心积极的对患儿进行训练。
3、患儿室内要保持有良好的通风口,阳光充足,温度适宜,保持室内的清洁,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患儿要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对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儿童脑瘫患儿,要常帮助患儿翻身,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
4、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培养患儿进食动作,尽早脱离喂食。
冬季护理小儿脑瘫的方法(1)抱姿
要注意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式,使其头、躯干处于或接近正常位置,双侧手臂不能受压,避免患儿面部靠近大人的胸前侧,以防止失去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脑瘫患儿面向护理者或家属,把患儿的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下垂或枕在护理者肩上,亦可让患儿的双手伸过护理者肩膀围住颈部。
(2)睡姿
小儿脑瘫患儿不宜长期仰卧。侧卧位不仅有利于痉挛的肌肉张力得到改善,亦有利于动作对称,但双腿之间要夹一小软枕头,以免双下肢过紧引起内收肌张力过高。手足徐动型患儿睡眠时易惊,应保持侧卧,双下肢呈屈曲状,母亲好睡在其身边,用双手护着患儿上肢,使其有一种感,可以抑制患儿的ATNR姿式出现。
(3)坐姿
长坐位是坐位训练的佳姿式,先把患儿双腿分开,双侧膝关节尽量保持伸展位,用双手握住患儿骨盆两侧,诱导患儿挺直躯干,此方法简单易行。对不同情况的脑瘫患儿,可以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早产儿相关文章:
1.为什么现在早产儿多
2.造成孩子脑瘫的原因
3.什么是新生儿产伤
4.为什么会有早产儿
脑瘫患儿有哪些症状类型
脑瘫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临床上,脑瘫就像颈椎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症状表现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脑瘫患者症状同样存在明显的不同。痉挛型脑瘫痉挛型脑瘫是常见的脑瘫类型,约占脑瘫患者总数的80%。临床上,痉挛型脑瘫患者出现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肌张力太高,表现为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跟腱挛缩。其中,上肢典型症状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下肢典型症状则表现为行走剪刀步态,下肢内收内旋等。强直型脑瘫强直型脑瘫是由椎体外系损伤所致,为锥体外系损伤或强刚型、固缩型脑瘫,多与痉挛型脑瘫混合存在。强直型脑瘫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不亢进,患者多表现为、被动运动时抵抗均匀一致、被动运动时双向抵抗、被动运动时抵抗在缓慢运动时大等。手足徐动型脑瘫手足徐动型脑瘫患者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协同运动能力,语言障碍等。从临床来看,患者症状会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共济失调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脑瘫比较少见,临床患者的主要症状多表现为眼球震颤、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小脑病变体征和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等症状。肌张力低下型脑瘫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为肌张力低下导致的运动障碍。患者可能表现为肌肉出现松弛无力等肌张力低症状,患者肌肉发紧、发硬等肌张力亢进症状;手脚一直在晃动等肌张力不协调症状。还有就是肌强直。脑瘫虽然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只要及时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孩子得了脑瘫不要害怕,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断和评估,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才能保证孩子获得较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