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的血管瘤在专家看来就是一种良性肿瘤,而且它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小孩子甚至是几岁的宝宝,都有患病的可能。不过一般情况下,以中年人为多见,当中女性的数量又较多。那么,椎体血管瘤你听说过吗,这种疾病是不是很严重,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有什么治疗方法?
治疗技术
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但也有部分病人因为血管瘤的浸润,造成背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活动受限,急需治疗,有少量病人单独依靠经皮椎体成形术还不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这些病人的血管瘤组织除了累及椎体外,还压迫脊髓或马尾等神经组织,造成下肢疼痛,无力,大小便障碍或截瘫等症,对于这些病人,可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
检查方法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性疾病,约80%的患者是因为先天性因素引起,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容貌,而且对患者的健康也构成威胁,血管瘤的诊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1、B超诊断
B超对肝内血管瘤的诊断具有简便易行,敏感性较高的优点,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检查方法,肝血管瘤往往由B超首先发现,其敏感性很高,甚至可检出1cm以下的小血管瘤,但其特异性不高。
2、X线诊断
巨大血管瘤引起肝脏明显增大时,单片可以显示肝脏增大。胃肠钡剂造影,也可显示胃肠道受推压的表现。有时血管瘤钙化,
表现为条索状致密影,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倾向,偶尔可见静脉石,多数肝脏血管瘤较小,也不钙化,所以单片和胃肠钡剂造影往往不能显示,只有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才能发现。由于其特异性不高,故临床上应用较少。
3、肝动脉造影检查
本法有相当的特征性,病灶的检查率和诊断的符合率均较高,可达95%以上。
4、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诊断
肿瘤治疗一般认为血池扫描的特异性高,阳性提示诊断价值几乎达100%。但其敏感性较低,小于3cm的病灶不易检出,而3cm以上的血管瘤CT表现常较典型。
5、MRI诊断
MRI对含血管的病灶敏感性较好,肝血管瘤血管腔内含有缓慢的血液流动,其T1及T2弛豫时间较实体瘤为长。本法的检出率较高,但价格亦较高。总之诊断肝血管瘤的超声及CT为方便,而血池扫描与肝动脉造影为确诊手段。
6、动态CT诊断
肿瘤治疗,由于CT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肝血管瘤的检出率。CT能发现较小的病灶,利用造影剂的作用,对肝内占位病灶能做出较好的定性诊断,血管瘤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可达95%左右,但对直径2cm的血管瘤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