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主要症状什么样
在我们的观念里,有很多人都是很害怕脑瘫患儿的,这主要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种疾病是不好治的。为了更好的治疗一种疾病,我们首先要认清楚这种疾病的症状,尤其是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那么到底脑瘫主要症状什么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脑瘫的症状之前,我们先一下什么是脑瘫。脑瘫,学名脑性瘫痪,是指孩子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因此,脑瘫会导致孩子运动失调,以及脑部发育迟缓或是不生长。这也就是说,脑瘫的症状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临床上,脑瘫的症状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主体,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acquiredcerebralpalsy),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每千活产儿)。
脑瘫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
1、中枢性运动障碍
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
锥体外系或基底节有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异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动症、舞蹈症、肌强直;小儿脑有病变时出现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大脑广泛病变时出现肌肉强直、震颤等。
通过以上的,您对脑瘫主要症状什么样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及早发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是脑瘫治疗的关键。脑瘫虽然不易,但接受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所以,新手父母不可忽视脑瘫的症状的,错过发现疾病的佳时期,贻误脑瘫的治疗,损害孩子的健康。
如何治疗儿童性脑瘫
儿童性脑瘫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各种损害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还常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在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脑瘫已成为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大体分为三型:1、痉挛型(约60%)。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僵硬、动作笨拙、不协调;扶站时,双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足跟不能踩平。走路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痉挛症状常在患儿用力、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由于关节痉挛,自主运动十分困难。严重者出现肌腱挛缩,关节畸形。2、手足徐动型(约25%):患儿在静止时常出现缓慢的、蠕动样、无规律、不能自控的、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通常累及全身,头控能力差,面部常有怪异表情,有时反复出现舌尖节律性伸出与缩回动作,躯干和上肢的不自主动作较为突出,入睡后异常动作消失。3、其他类型(15%):包括共济失调型、强直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迄今为止,尚没有绝对有效脑瘫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控制脑瘫的症状:1、药物治疗:口服解除肌肉痉挛的药物(巴氯芬、苯二氮卓类等)暂时控制肌肉痉挛;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对脑瘫病人脑部损伤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2、康复训练:(1)单纯康复训练:针对肌张力3级以下痉挛性脑瘫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2)术后康复训练: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3、手术治疗:肌张力≥3级的痉挛性脑瘫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需手术治疗。较常用的手术方式:(1)功能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适用于肌张力≥3级、无明显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智力基本正常的痉挛性脑瘫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2)肌肉肌腱松解及骨关节矫形手术(适用于肌张力≥3级、伴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及智力基本正常的痉挛性脑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