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学历代没有脑瘫的概念,把它归为中医学“痿证”、“五迟”、“五软”、“五硬”、“痴呆”等范畴。痿证是指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种病证,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医林改错?论小儿半身不遂?云“手足痉挛,周身如泥塑,皆是气不大于四肢”。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疾病证治不当,使肝肾脾虚或瘀血内阻,病变部位在头。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脑有主思维、主记忆、主意念、主运动、主调节、主任物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肾虚则脑髓失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条阴经中有的循行于头面,有的则通过其经别合入与相表里的阳经而达到头面部。靳三针取穴主要是根据经脉辨证或现代解剖学理论分部取穴,如“四神针”就是按照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部的投影区和“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理论进行组方,而且较古代医家的“四神聪”在脑的投影区域更宽阔,可提高人及动物的记忆力;“智三针”位于额部,由神庭和左右本神组成,与神志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大脑额叶和智力有关,故“智三针”是提高智力的要方;此外,肾藏志,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根据标本根结理论,涌泉穴为肾经之根本所在,上病下取,所以“足智针”取涌泉为主穴,这些配方绝大部分是以3个穴位为1组,取穴方法简单,操作时间短,且多数集中在头部,适宜于较长时间留针,相对容易被孩子和家长接受。
脑瘫有哪些并发症
脑瘫并发症会表现出以下六种情况:
一、健康和体力障碍:脑性瘫痪患儿身长一般较正常儿童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影响健康和体力,阻碍身心发育。还有咀嚼、吸吮、吞咽障碍和流涎。
二、智力障碍:根据脑性瘫痪智能数据分析,几乎半数为智能低下,l/4在边缘,余下1/4为平均偏于正常。
三、情绪及行为障碍:不少脑性瘫痪患儿有多动、情绪不稳、自闭倾向,运动受限,智商测定困难,加上发育期中生活实践比健康儿童差,自然会影响精神发展。
四、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强,常闹情绪,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五、癫痫:脑性瘫痪的合并症中,癫痫常常以各种惊厥而引人注目。癫痫不仅妨碍脑性瘫痪的疗育,并且反复的惊厥有增强脑损伤的危险。尤其是在婴幼儿期有婴儿痉挛。如不重视,在脑性瘫痪患儿出现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时可有致死危险。家属必须重视脑性瘫痪患儿的惊厥,尽快带孩子进行恰当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六、语言障碍:往往以吸吮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为先导,表现为发音不清、构语困难、语言表达障碍、甚至失语症等。
以上就是脑瘫常出现的六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