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宝妈,预防疾病的意识要强。上医治未病,不要真的等孩子生病了再去处理。发现孩子上火了,燥热时,要及时熄灭,避免后患。
宝宝属“纯阳之体“,生命力旺盛,新陈代谢快,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阴阳失衡。冬季北方城市又集中供暖,南方地区为了孩子不受冻也都纷纷使用空调来制暖。通风不足,室内外温差增大,会导致孩子皮肤干燥、烦躁不安、流鼻血、皮肤瘙痒、湿疹也会随之加重!那么改善这些问题,防“燥“的观念也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1)肛门
肺与大肠相表里,当孩子肺燥的时候,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内火越大,往往大肠积热,会加重肺燥,如果不处理,久而久之容易便秘、流鼻血、发湿疹,更给病邪有了可乘之机,一旦受外感就会导致上唿吸道疾病。
冬季清大肠积热,还需要配合二人上马和太溪穴,都能补水滋阴去燥!如果皮肤瘙痒和流鼻血可以加上祛风止痒、改善上火的合谷穴,按揉2-3分钟非常管用。
比如可以给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如西红柿、白菜心、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还可以用原汁机给宝宝榨蔬果汁,比如用梨、白萝卜、藕作为原材料做成混合蔬果汁。如果希望口感更好,可以滴上蜂蜜,孩子喝了就很有效。总之,一定要是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的食物。
1岁以内的孩子在饮用蔬果汁的时候需要稀释,蜂蜜的选择也需要谨慎一些。另外,上火期间,一定记住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汉堡包、炸薯条、比萨(比萨上面的奶酪不容易消化,又容易积食上火)这类快餐更是要禁止。
(2)眼角
如果眼角眼屎多,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孩子入睡前容易烦躁、发脾气。
按摩手法:清肝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如果宝宝脾气特别不好,可以加上按揉太冲,并推向脚趾尖。
饮食调理:可以给孩子榨些芹菜汁,或者用芹菜煮粥喝,或者将新鲜的芹菜混合其他蔬菜做成蔬菜色拉。
(3)舌头
小孩子的舌尖边若是发红,加上小便量少、色黄、气味大说明有心火。越是白天玩得很兴奋,晚上越爱折腾,睡不踏实。
按摩手法:清心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清小肠经300次。一定多给孩子喝水,千万不能用喝饮料替代喝水。
饮食调理: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用莲子和银耳煲汤喝,莲子大枣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味道略苦的蔬菜可以多吃些,如生菜、豆苗、油麦菜等。
(4)闻闻孩子的口气
仔细观察,有些孩子经常口角有“白茬儿“。如果伴随唇红或者口臭或者舌苔发黄说明宝宝积食生火、脾胃有热。
按摩手法:清胃经300次,清天河水200~300次,掐四横纹(四缝)10~20遍,揉板门1~2分钟,运内八卦300次。
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孩子很快就会给你颜色看。容易引发的症状就是咳嗽痰多。
(5)手心
孩子晚上不肯入睡,往往是阴虚造成的,尤其手脚心燥热,这样的孩子,不能用寒性大祛火的食物,如果伤着了,反而更难办。一般可以用滋阴清热的手法:推内劳宫穴200-300次,推涌泉穴200~300次。可以帮孩子改善手脚心燥热,很神奇的是就这样的几分钟按摩孩子就能快速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