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远离焦虑症?

南宁脑博仕中西医结合医院

热浪滚滚,人的情绪也容易中暑。焦虑症病人近日增多,脾气大、失眠、情绪波动的症状明显加重。进入7月之后,焦虑症的病人是6月同期病人的两倍,估计这与近的炎热天气有一定关系。

冬季多抑郁,夏季多焦虑

有关研究显示,在炎热的夏季,普通人群中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这就是“心理中暑”,医学心理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这是因为当气温超过35℃,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精神心理疾病其实与天气有一定关系,从临床来看,较为阴冷的冬季,阳光少,抑郁症患者会比平时多一些;而高温热爆的夏季,焦虑症的患者则明显增多,患者往往入睡困难或者睡眠浅,而情绪上则往往表现为容易生气,爱发脾气,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争吵。

排除这些精神“敏感人群”,即使是健康人群,在高温天气也会感觉脾气见长。余主任称,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睡眠和饮食量有所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使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到人的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行为方面的异常。

“造成情绪中暑的内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因此,在炎热的高温环境中,应尽可能进行自我调节,起居规律,并注意饮食调整,重视夏季的养生之道。

无法改变天气,可以清凉心境

所有的精神心理问题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解决,必须结合自我调节和心理咨询,“三驾马车”协同处理。针对“情绪中暑”,则主要靠自我调节。古人说:“调息静心,犹如兆雪在心。”在夏季,我们切不可一味地抱怨天气。正所谓“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要心静,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气和。

1、找到烦恼的原因

很多人随口就会叫嚷“烦死了”,但究竟是什么导致自己心情烦躁却不清楚。必须找到“无名火”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学会发泄负面情绪

调节自己的情绪,还可选择去做运动,比如游泳,又比如在凉风习习的傍晚,去江边湖畔散散步。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听轻音乐,做10分钟“心情放松操”,或找朋友倾诉烦恼,以转移负面情绪。

3、调整起居饮食

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多喝水可排出“痛苦荷尔蒙”。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荷尔蒙”,它同毒物一样也可以排出体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

另外,充足的睡眠有助避免“情绪中暑”症状的发生。有研究还表明,情绪烦躁、焦躁不安时,应多吃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如大豆、牛奶、鲜橙、花生、菠菜、栗子、葡萄、鸡肉、土豆、蛋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南宁心理咨询中心)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抑郁症、失眠、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癔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酒精成瘾病等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尤其对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各类疑难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以及自杀意向的心理危机干预、认知行为的治疗和康复指导等中西医结合物理治疗精神疾病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南宁心理咨询医院)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合并脑部疾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化障碍、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

擅长:(南宁心理咨询医院)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