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焦虑,我们听到过太多误解,但其实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心理疾病。那简单的说一下焦虑常见的几种误区:
误区一:焦虑情绪≠焦虑症≠“矫情”
焦虑症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为主的情绪反应,还会伴有身体不适等症状。其实我们每个人遇到不顺时都可能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它也并不是坏事,可以提高警觉性避免危险。
误区二:焦虑症是乱想出来的,不乱想就会好
焦虑症是一种疾病,不是靠自己不去想就能好的。如果自己能放松心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和睦、社会支持系统良好,当然更有利于恢复,但在疾病的急性期,还是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规范的治疗。
误区三:感觉好了就不吃药
焦虑症属于慢性疾病,治疗用药需要经历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三个阶段,一般在病情明显好转以后还要服用一段时间药物进行巩固和维持。焦虑症容易反复,当药物治疗开始起作用的时候,千万不能私自停药,这时候可能会前功尽弃,让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作废,身体还会越来越不好。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