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小血管炎症,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以及血尿。患者常出现对称性分布于下肢和臀部的紫癜,这些紫癜通常在压力部位更明显。肾受累可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炎。腹痛为迁移性、阵发性,可以伴有恶心、呕吐和胃肠道出血。关节症状多表现在膝关节和踝关节,以疼痛、肿胀为主。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尤其是男孩。
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在皮肤症状较轻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对症治疗如抗组胺药或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的病例,特别是肾脏受累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是一种较少使用的选择,但可用于重症患者。注意平衡饮食,避免已知的过敏原。肾受累患者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为了促进康复并减少复发风险,应注意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例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帮助维持免疫系统稳定。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坚持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慢跑。重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平时注意细心监测身体变化,若出现症状加重或长期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自身的积极配合,患者可以有效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TAG:
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