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临床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多伴随关节疼痛、消化道症状和肾脏受累。此病属于一种常见的血管炎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病变,需及时识别与正确处理以防止严重并发症。
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特征,通常出现在下肢和臀部,呈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出现紫癜前,个别患者可能伴有发烧、乏力等全身症状。除了皮肤紫癜,关节症状也是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感到膝关节或踝关节的肿痛,但这大多为自限性,不会导致长期损伤。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能出现肠道出血或肠套叠的情况。肾脏受累是过敏性紫癜潜在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尿检。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轻症患者可以通过休息、调节饮食自愈,饮食上可选择减少高蛋白和高敏食物的摄入,如避免牛奶、海鲜等。症状较重者,尤其是有严重腹痛或肾脏损伤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必要时添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以控制病情。如并发肠道出血或肠套叠,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患者,都建议定期随访,尤其是肾功能方面的监测,以免漏诊或误诊导致严重后果。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家长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生活中尽量避免可能的过敏源,如某些食物或药物,注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科学管理与规律随访能够有效控制过敏性紫癜的病情发展,确保患者尽快康复并维持良好生活质量。
TAG:
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