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治疗时会有中医和西医两种主要方法,而老中医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能在某些情况下提供辅助性帮助,但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理性选择,严重患者需以西医规范化治疗为主。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由过敏性紫癜引发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累及肾脏后可能导致血尿、蛋白尿乃至肾功能衰竭。对于轻中度患者,配合中医药调理,如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疗法,可改善身体机能和免疫平衡。针对症状明显者,常用的中医药方包括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龙胆泻肝丸(清热解毒)或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这些以调理为主。但对于蛋白尿严重、血尿持续、高度肾损伤等严重情况,需优先选择西医治疗。西医主要手段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和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结合利尿剂帮助改善水肿和控制血压。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养成良好习惯以防病情加重,尽量避免感染、过敏原刺激以及劳累过度,饮食上采取低盐低蛋白饮食,适当补充新鲜蔬果。对于儿童患者尤其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面对紫癜性肾炎,应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科学规范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即便借助中医,也应谨遵医嘱,将其作为辅助而非主导。适时就医、及时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肾脏功能,让生活重回正轨。
TAG:
紫癜